某大底盘双塔连体高层地震响应分析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k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是由地下室与裙房形成大底盘并在一定高度位置设置连接体,将相对独立的塔楼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高层建筑结构形式。此类建筑外形新颖独特,并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同时还可以满足建设方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因此,此类结构逐渐成为高层建筑的热门选择。此类结构竖向体型收进大,上部结构较裙房刚度降低很大,裙房顶部形成薄弱部位,同时由于连体的存在,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个塔楼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结构发生很强的耦联作用,扭转效应明显增强。本文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对大底盘双塔连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此类结构的应用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论文的研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利用PMSAP软件分别建立了单塔结构,双塔结构,连接体分别设置在结构上、中、下部的双塔连体结构,共5个有限元模型。(2)利用PMSAP软件对各个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塔、双塔及双塔连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差异明显,连接体设置位置对双塔连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单塔、双塔结构地震响应很常规,双塔连体结构扭转效应明显增强。连接体位置越高,对两个塔楼连接效应越强,同时由于连体本身质量附加,最大楼层位移与最大层间位移角也会越大。连接体布设位置较低时,对两个塔楼连接效应不明显,此时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更接近无连体双塔结构。(3)利用PMSAP软件对各个双塔连体结构的连接体自身构件以及连体与塔楼的连接构件进行内力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在考虑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振型变化与连体、连接件的内力变化。(4)对双塔连体结构在多遇地震下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结果进行比对。
其他文献
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要求“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本论文在已
关于钢筋混凝土梁经济性研究的文章不少,大多数文献是假设混凝土的单位体积价格为Ck,钢筋的单位体积价格为Cg,而得出的计算公式。从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可知,混凝
给水污泥和污水污泥是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产物。给水污泥和污水污泥已成为废物中影响环境、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常规的污泥处理方法(如填埋和焚烧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市场需求的扩大,水产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海水养殖业日趋向集约化、规模化、高产出的模式发展。当前以强饲为特征的工厂化养殖方式加大了养殖水体的有机氮物质分解转换负荷,养殖水体中原有的微生物不能承担分解如此重负,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态环境失衡及威胁养殖体的存活。当前多采用效果好、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的生物法,即投加硝化细菌制剂来去除养殖废水中高浓度的氨氮及亚硝酸盐氮。硝化细
桩基础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基础型式之一,桩基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桩基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群桩作为桩基的主要型式,一直是国内外研究重点。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桩
预应力局部双层柱面网壳是一种新型空间结构体系,是预应力技术与网壳结构的结合。目前关于其研究理论相对较少,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在普通柱面网壳中布置预
学位
屈曲约束支撑弥补了传统钢支撑的不足,在大震作用下能够保持“屈服但不屈曲”,提供给主体结构较大刚度,同时可以通过内核芯材的塑性变形耗能减震。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在大震作
研究岩体滑坡通常从宏观角度入手,将岩体边坡在外荷、水等作用下的某一临界状态视为破坏状态。传统研究方法中岩体内部一些结构面及其应力状态难以准确度量。由于岩体内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