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e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收入陷阱”一词始见于2007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复兴:经济增长的观点》报告中。此后,这一概念被经济学界广泛讨论,并被用来类比拉美和一些亚洲经济体所面临的困境,也常被作为参照来判断中国经济的前景。2010年,中国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正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能否顺利从中等收入阶段飞跃到高收入阶段,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等收入阶段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处理不好即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本文通过考察落入陷阱的典型案例国家(巴西、阿根廷)在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特征,试图找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其经济长期徘徊甚至倒退的原因不仅仅是外部因素(外资)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国内自身资本形成能力的低下(或者说投资效率低下)。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效率,发现其投资效率与典型陷阱国家存在相似性,说明中国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但是,目前中国经济并没有落入陷阱的迹象,这也说明中国经济必然存在特殊之处,正是这一特殊之处维持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本文在对中国与典型陷阱国家比较中发现,高储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是关键。由此也引出了本文的核心,也是中国的特殊之处——国有银行体制安排。在这一体制安排下,政府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把居民的金融剩余聚集在国有银行的账户上,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国有银行信贷行为的控制实现对金融资源的集中配置,以确保产出的平稳增长。这一绝妙的体制安排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发现了在这一体制安排下可能会导致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两种情况。针对中国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认为,提高政府资金配置效率和降低不良资产率是短期内中国要采取的对策,政府在投资领域的转型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长期内中国要遵循的路径。
其他文献
随着人才培养方式的不断革新、高等教育质量日益提升的呼声愈演愈烈,高校实行的"教考合一"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日益凸显。"教考分离"不仅能够客观地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而
网络技术及网络经济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世界经济的面貌,电子商务冲击着传统的商业结构和贸易方式,推动着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变。本论文就当今电子商务环境对企业营销模式影响作了
在固液比(矿化垃圾与废水的质量比)为100:1,运行周期为3h,水力负荷为0.08m3/(m3.d)条件下,分别采用废铁屑、钢渣、蘑菇渣、秸秆作为改性材料进行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填埋场渗
阐述铁道部车辆部门在安全,技术装备,检修,人员管理等方面的“九五”工作设想。
共享单车作为近年社会上的一个新生事物,最初的设计原理是为了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因为在较短的距离内骑上单车自由行动要比乘坐公交或地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由于
本文以副词“倒”与“倒是”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观分析和宏观探索,分别将副词“倒”与“倒是”的共时变异和历时演变结合起来全方位考察。微观分析,是对副词的意义、功能、用
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英语新课程标准》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要学会使用所学的英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
领导-成员交换与心理契约是企业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两者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本文围绕领导-成员交换、心理契约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患者的治疗措施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上前牙阻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