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火灾作为常见灾害之一,往往对建筑结构造成较大的损坏。叠合剪力墙因兼具全现浇混凝土构件整体性能强和预制装配构件工业化程度高的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鲜有针对叠合剪力墙高温下以及高温后受力性能的研究。本课题组已经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常温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出发,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耐火性能及火灾后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及分析。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703303); 广东省现代土木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2021B121204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灾作为常见灾害之一,往往对建筑结构造成较大的损坏。叠合剪力墙因兼具全现浇混凝土构件整体性能强和预制装配构件工业化程度高的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鲜有针对叠合剪力墙高温下以及高温后受力性能的研究。本课题组已经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常温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出发,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耐火性能及火灾后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及分析。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3片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试件的双面受火试验,探究了在恒定轴压比下,钢管防火涂料和墙肢截面宽厚比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耐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3个试件在墙体截面处的混凝土温度变化趋势几乎相同。暗柱处喷涂防火涂料对钢管柱截面温度影响显著,而增加墙肢截面宽厚比对钢管柱截面温度几乎没有影响;(2)在轴压比为0.19的情况下,3个试件在180min内都处于膨胀阶段,未出现压缩现象。暗柱钢管外表面喷涂防火涂料的剪力墙的膨胀变形较未喷涂防火涂料的小,而增加墙肢截面宽厚比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轴向变形影响不大;(3)3个试件在180min内均能稳定承受预定的轴向荷载,满足一级耐火等级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2.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明火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受火形式、轴压比和预制墙板竖向钢筋直径等参数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耐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温度场和轴向变形与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较好,说明该类构件耐火性能的模拟可以用本文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来进行计算;(2)随着受火面数的增加,自密实再生块体叠合剪力墙的耐火极限也随着降低;(3)轴压比对单面受火试件的耐火极限影响不明显,而双面受火试件和四面受火试件的耐火极限随着轴压比增大而降低;(4)钢筋直径的变化对单面受火试件的耐火极限影响不明显,而双面受火试件和四面受火试件的耐火极限随着竖向钢筋直径的增大略微提升。3.开展了4片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拟静力试验,探究了受火时间、钢管防火涂料和墙肢截面宽厚比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火灾后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4片剪力墙的破坏位移角均满足规范的要求,且延性系数均较大,表明均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2)受火60min后试件较未受火试件在水平承载力、变形能力、初始刚度、耗能能力等方面均一定程度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表明受火60min后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仍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3)暗柱钢管外表面喷涂防火涂料对试件火灾后抗震性能影响有限;(4)适当增加墙肢截面宽厚比明显提高了剪力墙火灾后的水平承载力,初始刚度、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变形能力变差,表明适当增加墙肢截面宽厚比对火灾后抗震性能有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在21世纪,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变得严峻,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时间和空间的极限。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引导下,世界各国都在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进发,我们目前正处在碳中和的愿景时代下。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正跟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而变化。对国际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评价领域探查,发现国际上基本以“净零排放”理念为主朝着碳中和的目标进发。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进行分析,发现其
介电弹性体(DE)是一种典型的智能材料,其在外加电场激励下可发生大形变,从而实现电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换。因其具有形变尺寸大、响应速度快、能量密度高、质量轻、成本低等特点,故在智能机器人、人工肌肉、驱动器、传感与发电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DE材料的机电转化效率,通过增大驱动电压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该法亦容易导致基体材料的电击穿。因此,从DE材料的基体选择及网络结构调控出发
与传统的离散刚性机器人相比,连续体机器人拥有连续的主干和多截面结构,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近年来,随着软材料和柔性机械的发展,连续体式柔性机器人逐渐应用于越来越多领域。并且由于应用场景变得更为复杂,人们对连续体机器人的控制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连续体机器人控制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本文对双枢轴柔性关节连续体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并建立其运
在智能制造行业中,机器人技术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驱动是机器人的动力系统,驱动方式和布局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直接驱动方式下的机器人控制性能,本文以三关节机械臂为对象,研究无刷直流电机直驱的机械臂稳定快速轨迹跟踪控制。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简要介绍了机器人的驱动方式和无刷直流电机直驱的优点,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和机械臂的主要控制方法。为了能够实际验证控制效果,
作为半导体材料,氧化铈禁带宽度为3.15 eV,具有出色的紫外屏蔽性能、丰富的氧空位、较低的折射指数与光催化活性,因此,它在紫外线屏蔽以及电磁波吸收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超疏水材料在自清洁、防污、防腐蚀、油水分离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受此启发,本论文将超疏水与紫外、微波吸收功能相结合,设计、制备了含铈功能性超疏水复合材料,探索其在紫外线屏蔽和微波吸收材料中的实际应用。本文首先通过原位生长法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物密度和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使得风干扰效应变得越发复杂。现有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标准中的风荷载数据和经验公式大都基于单体建筑下的风洞试验结果,尚未或粗略地考虑周围建筑的干扰影响,导致建筑结构设计荷载存在一定的偏差。现有的研究和工程实例表明,当高层建筑周围存在其他建筑物时,会对高层建筑产生明显的风干扰效应,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围护结构普遍采用抗
多孔分离膜在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先进膜材料的开发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功能性多孔分离材料有沸石、金属有机框架(MOFs)、共价有机框架(COFs)、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等,但薄膜制备过程存在着加工困难、难以构筑自支撑薄膜等问题,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柱芳烃作为一种无孔自适应晶体,具有独特的芳环大孔结构和丰富的主客体作用,在吸附分离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其应用也受到了无法
目的:糖尿病是以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显著积累导致的常见慢性疾病,心房颤动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发病率比单纯糖尿病患者高40%。心房电重构在房颤发生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衰老是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糖尿病可促进衰老的进程。本研究拟探讨心房肌细胞衰老在糖尿病房颤易感性中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1)腹腔注射50 mg/kg剂量STZ建立1型糖尿病(T
氢能作为一种能量密度高、绿色可持续的二次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解水制氢是工业上制备高纯氢气的主要方法,但受限于成本而无法大规模推广。析氢反应和析氧反应中过电位造成的能量损失是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电催化剂的使用能显著降低反应过电位。目前商用的贵金属基电催化剂资源有限、成本高昂,低成本、高催化活性的过渡金属基材料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设计异质结构是提高电催化剂活性的有效策略,但目前大部分的合成工艺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具有质轻、自发光、响应速度快、宽视角等优势,在平板与柔性显示等领域日益呈现出广阔的前景。研发高性能蓝光材料对于推动OLED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荧光材料仅能利用25%单重态激子,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TTA)型材料可充分利用三重态激子,内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