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卢旺达大部分地区,蛴螬是一类重要的蔬菜地下害虫,然而目前对当地蔬菜造成巨大危害的蛴螬种类尚未知晓,其防治方法目前也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目的是鉴定卢旺达蔬菜地下害虫的种类,并且汇编形成东非相关农作物的地下害虫的种类识别技术以及相关治理方法。一方面,我们通过从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图书馆或数据库查阅文献,与相关专家个人交流,来收集相关地下害虫控制措施,同时对国际农药协议上批准的农药也进行了验证。另一方面,在2014年和2015年作物种植季,通过在3个不同的农业生态区的黑光灯诱捕,来监测地下害虫成虫的发生情况并收集成虫样本;同时,我们在不同的蔬菜田采集了大量地下害虫幼虫。从成虫和幼虫分别克隆了其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基因,并进行了测序,使用MEGA6和GMYC软件对幼虫的DNA与之前收集到的已通过形态学鉴定的成虫DNA进行了比对。最终从收集到的140种成虫样本中,鉴定出42种昆虫,其中的37种是金龟子类。其中鉴定出来的重要的害虫包括Anomala graueri,Hoplochelus类,Melolonthini类,和Trochalus类,其中Anomala graueri的危害高峰期在8-10月份之间,但3月中旬该种类的有些个体也与其它一些种类的金龟子诸如Hoplochelus类,Melolonthini类,和Trochalus类同时被捕获。通过文献阅读结合鉴定结果,发现香蕉象甲,甘薯象甲,豆蝇,地老虎,白蚁和蛴螬是迄今为止危害东非的主要农作物生产最为严重的土壤害虫类群。其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1)农业防治(2)物理防治(3)遗传控制(4)生物防治和(5)化学防治。这些也在所有国家批准农药的国际协议(如,鹿特丹,斯德哥尔摩和巴塞尔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上找到,同时也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农药种类使用规定上也有相关记载。本研究结果证实了采用COI基因来在蛴螬和金龟子间建立联系,并鉴定其物种的可行性。其鉴定结果为卢旺达新的地下害虫种类鉴定以及关键控制方法研究提供了依据。纵观整个东非地区地下害虫控制措施,虽然很多方法是有效且环境友好的,但仍然有一些必须解决问题,如对昆虫生物学,生态学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农药使用剂量上需要给出一些合理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