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居易的散文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居易主要生活在唐朝中期,兼工诗文,才气纵横,为人称许。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诗歌,并给予充分肯定。本文尝试从人们不常涉足的白氏散文入手,探求白居易诗歌之外的思想领地。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主要总结了上个世纪古典散文研究的情况及白氏散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具体到唐文研究,人们对不同作家给予的关注并不均衡。韩柳之外,人们很少对其他作家的散文投以足够的精力和重视。白居易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参与者,他和元稹皆擅的制诰之文是古文革新精神在朝廷内部的延续。第一部分剖析了与白居易散文创作相关的各种因素。唐古文运动是我国散文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次革新,元白对政治性文字的改革几乎与韩愈所提倡的古文改革同步进行。古文运动给白居易提供了一种革新的动力,而白氏文也是古文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乐府运动继承了《诗经》同情人民的传统,大胆地揭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同样的内容出现在白氏散文之中,在文体上与新乐府诗歌实现了互补。唐传奇的兴起给白氏的写作提供了一种散体写作的方式,而他作为文学创作的中心人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传奇的文学化进程。安史之乱让整个唐朝陷入逐渐没落的境地,许多有志之士纷纷起来抗争,永贞革新等中唐政治活动对白居易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白居易二十七岁从乡试,政治生涯正式开始。其后在政坛的起起伏伏,十分真切地体现在他的散文写作中。第二部分梳理了白居易与政治相关的各种文章。白居易现存判文一百零三篇,都属于拟判,是考试之前的练习之作。内容丰富,表现了白居易的道德观及相关的法律制度。元和初,白居易和元稹居华阳观,揣摩时事,成“策林”七十五篇。“策林”思想深刻,超过白居易后来的很多作品。他的制诰文有翰林制诰和中书制诰之分,中书制诰有新体旧体之别。因为都是应制之文,这些文章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反映了当时一定的人事制度。与制诰相比,奏状更能体现作者的个人精神。白居易曾为谏官,观察敏锐,敢于直言。这些奏状折射了白居易闪亮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三部分论述白居易与政治无关的文章。书,主要是他和亲朋的私人书信,有的是他对时事的评判,有的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哀祭文和墓志铭中有的为自己的亲朋所作,有的为当时社会有德之人所作。其中有谀墓之作,也有些写得意切情真,发自肺腑。“记”,始于记事,白居易现存记体散文二十余篇,大体上记录亭台阁堂,山水风物。赞文和偈文,反映了白居易的佛学造诣。第四部分简单地总结了白氏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总之,白氏文虽不像韩柳之文光照后世,却也有自己的存在价值。本文立足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结合白氏散文,力求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层挖掘,进而拓展文学研究的领域。
其他文献
论文选择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盆地、羌塘盆地和措勤盆地晚白垩—古近纪的陆相地层为研究对象,比较详细的开展了青藏高原腹地晚白垩—古近纪的地层学、岩石学、沉积相、物源区
正如许多专家指出的那样,人类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这次革命是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标志的,所以我们又称其为"信息革命"。随着互联网对经济全球化的不断促进,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贸易自由化的逐步深入,商品贸易的专业化分工和结构优化成为贸易全球化进程中最为显著的
现代教育的种种病症最终导致现代人道德空场、主体性丧失、精神没落,也使教育本身陷入危机之中。只有找到现代教育的“病根”并将其“连根拔起”(维特根斯坦)才能真正解决现
晚唐律赋三大家指的是王棨、黄滔、徐寅三人蔷ㄎ难В壬坡筛常?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赋文。这些文章内容多为叙事、抒情、体物,更加贴近了生活、贴近了真实。而且他们
造林技术是林业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森林覆盖率。基于此,对贵州省长顺县造林技术工程进行设计,阐述长顺县造林技术的布局原则、立地分类与评价、造林类型设计、营
在以知识经济为社会大背景的21世纪,知识成为电子商务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重要资源。因此,学术界对电子商务企业知识管理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但通过总结现有文献可以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在众多的研究视角中,语文教育的文化性被提高到日益显著的地位。但是,传统的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已不适合当前语文教育研究的
本文讨论了空间句法理论中核心的理念——组构,回顾了空间句法团体关于空间、社会.认知,以及它们关系的研究,从而阐明了组构性的范式,即人与环境是同一“硬币”的两面。然而,如同空
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异化概念的历史渊源上对异化和劳动异化的概念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异化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