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含贵金属的纯有机磷光材料因其独特的发光行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较于无机磷光,有机磷光的实现条件通常较为苛刻。在众多研究人员不懈的努力下,如今已发展出多种促进有机磷光有效发射的策略。本论文以将磷光体引入到聚合物基质作为主要策略并结合主客体掺杂的策略致力于开发一系列在室温环境条件下稳定发射的纯有机磷光材料,并探索其机理与应用。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合成了三种不同咔唑基修饰的三聚氯氰磷光体(CzDCIT、BiCzDT和TCzT)。采用多种表征技术揭示了CzDCIT、BiCzDT和TCzT的不同晶型。CzDCIT和BiCzDT的单晶衍射不仅显示了不同的晶体堆积模式,而且还显示了内部H-聚集的形成。这三种磷光体在室温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蓝色荧光和黄色磷光的双重发射,磷光寿命为0.16-0.34s,理论计算表明,CzDCIT、BiCzDT和TCzT之间有效系间窜越通道数目的差异是导致发光寿命变化的原因。将磷光体掺杂到聚合物基体中后,在多次压缩研磨循环中表现出良好的持久性磷光和可恢复性。第二部分选用二苯并噻吩(DBT)作为主体,分别以N,N,N’,N’-四甲基联苯胺(TMB)与三聚氰胺(MA)作为客体,并以聚乙烯醇作为基质,通过简单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聚合物基长余辉薄膜。研究发现,客体的加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薄膜的磷光发射行为,这种改善综合得益于客体中氮原子构建的n→π~*跃迁促进了系间窜越以及聚合物基质对三重态激子的固定与保护。最后,根据这些薄膜的水溶性开发了一种具有良好可恢复性的刺激响应型磷光材料。第三部分选用DBT,TMB和二苯并呋喃(DBF)作为主体,分别以常见的部分有机溶剂如四氢呋喃(THF),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甲醇(Methanol),乙醇(Ethanol)作为客体;聚乙烯醇作为基质制备了一系列聚合物薄膜。DBT体系和DBF体系的薄膜在掺杂有机溶剂后出现了磷光增强或猝灭现象,以及TMB体系薄膜在掺杂有机溶剂后出现了磷光颜色由蓝转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