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以永川市大安镇高坡村、铜鼓村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l307821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建设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论文运用文献综合法、系统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图表模式法,在阐述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背景、内涵及特征基础上,通过分析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总结出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可以借鉴的9种典型模式,即资源型新农村、工业型新农村、生态型新农村、城镇型新农村、休闲产业带动型新农村、旅游产业型新农村、商贸流通型新农村、畜牧养殖型新农村、特色产业型新农村。 在此基础上,论文分别针对永川市大安镇高坡村、铜鼓村的不同情况,提出两村的发展模式: 1.将高坡村打造为工业型新村。即通过“一个主导、两个特色”,一个主导产业即是围绕煤炭资源,构建煤炭生产和煤焦化两大板块,形成了“煤-焦-化”产业链,两个特色即食用菌产业和林木产业,形成“特色农产品食用菌生产-食用菌加工-食品产业链”和“林木生产-木材加工-多种制品”产业链。以及“三建、四改、五提高”,形成适合高坡村新农村发展的螺旋上升式的循环发展模式。 2.将铜鼓村建设成为资源良性循环的生态新村。即通过构建“一个体系、两条产业链”,一个体系即利用种植业、养殖业互补循环发展机理构建物质能量大循环生产体系,两个产业链即种植业产业链“优质种植业产品生产-加工-配送-销售”和养殖业产业链“优质养殖业产品生产-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以及“三建、四改、五提高”,形成适合铜鼓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生态型新村循环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以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煤田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钻孔岩心和野外剖面观察描述基础上,利用阳煤集团寺家庄矿160余口钻井资料,结合室内试验分析,对研究区太
瓦穴子-乔端(瓦-乔)断裂带是北秦岭中尤为重要的断裂带之一,该带经历了长期的变质变形作用,记录了二郎坪弧后盆地向华北板块南缘俯冲消亡的信息。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对瓦-乔断
本文以中国地调局“陕西省旬阳-白河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项目”(2006-2008)和“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铁佛-汉滨区流芳志留系岩金矿田构造专题研究及快速勘查评价方法项目”(2
2009年1月5日,一家养老基金的经理操盘1000万加元市场价值的股票组合,该组合严格按S&P/TSX 60指数的投资组合构成。基金经理得到证券研究部的报告,指出随着金融危机加深,加拿大整体经济还会继续下行几个月,而后随着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经济可望企稳回升。但是,经济究竟会下行多深才会见底,见底后又会持续多长时间才会反弹,这些问题研究报告难以回答。现在基金经理面临的问题是,应该如何应对,才能
水是生命之源,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岩溶区有着十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我国岩溶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地下水资源量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4,岩溶地下水是中国重要水源
为了应对由于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学术界对岩石风化碳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岩溶区,城市化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扰乱了岩溶作用过程,对岩溶碳汇效应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