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对治疗前列腺癌药物醋酸阿比特龙的新合成路线进行开发研究以及对天然产物Iso-A82775C的合成进行了探索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药物醋酸阿比特龙的合成研究醋酸阿比特龙是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与其它治疗药物相比,它具有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等特点,从而在治疗前列腺癌中得到了极大地应用。现有的合成路线都是以醋酸去氢表雄酮和二乙基(3-吡啶基)硼烷为原料进行合成的,由于这两种原料价格较高导致合成成本很高,且具有专利保护,目前也有专利报道有醋酸妊娠双烯醇酮为原料合成醋酸去氢表雄酮来降低原料成本。经文献调研,合成路线设计及研究实施,我们开发了一条以醋酸妊娠双烯醇酮为原料不经过醋酸去氢表雄酮来合成醋酸阿比特龙的全新路线。此路线经过溴代反应、Witting反应及脱除保护基并氧化得到关键中间体α,β不饱和醛,再经过后续的杂D-A反应以及醋酸铵异构化反应完成了对目标化合物醋酸阿比特龙的合成。此新合成路线已申请专利保护,相关的工艺研究包括缩短合成步骤和提高总收率目前正在进行中。第二章:天然产物Iso-A82775C的合成研究天然产物Iso-A82775C是200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车永胜和他的同事,从中国杭州郊区的一种植物内生真菌的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分离得到。它同时还是新型的HIV-1复制抑制剂Chloropupukeananin的生源合成中间体,由于它的结构中含有多个连续的手性中心,因而对其合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迄今为止,尚未见其全合成的研究报道。我们研究小组致力于具有抗HIV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合成,为完成HIV-1复制抑制剂Chloropupukeananin的合成,我们首先选择合成Iso-A82775C,拟以愈创木酚作为起始原料经过烷基化、重排、氧化等反应得到重要的醌类中间体,然后由该关键中间体出发,完成对天然产物Iso-A82775C的合成,在合成中由于在选择性环氧化醌类中间体时有问题,而没有得到所需要的环氧化合物。接下来又对天然产物Iso-A82775C的合成进行了大量地探索,为进一步完成目标分子打下了基础。第三章:吡啶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吡啶及其衍生物,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含氮六元杂环化合物,它广泛的存在于各种天然产物以及药物中,也被大量地应用到材料科学中,并且它经过一些修饰可以用作催化剂。由于吡啶及其衍生物具有非常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物活性,因此对这一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其应用的研究一直受到了相关研究领域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本章主要概述了一些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