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迅速普及,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网络新词如雨后春笋般迅速产生,人们的交际范围得以扩大,交际方式更加多样化。对网络新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社会文化和网络文化,了解语言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好地去了解语言的规律,更好地去倡导网络文明。网络新词类词缀作为网络新词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新词运用的规律。对网络新词类词缀的探讨,不仅具有社会语言学价值,还具有汉语词汇学意义。本文以2008-201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网络新词为研究对象,共收集了1390条语料,在对网络新词及网络新词类词缀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演绎、定量与定性以及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新词类词缀进行分析。文章提出网络新词类词缀的判定标准,将语义虚化、定位性、能产性确定为必要标准,将粘着性和类化性确定为参考标准;从类词缀产生的原因、音节数量以及出现位置三个方面将网络新词类词缀分为自源类外源类、双音节多音节和类前缀类后缀三种类别,并对三音节词占优势这一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着力探讨了网络新词类词缀产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分为对语言构词规律的遵循、语言经济原则的推动、语言类推机制的催化,外部因素包括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网络媒体推波助澜、语言之间接触发展、社会文化影响制约及大众心理诉求情感;从产生机制上分析隐喻机制和转喻机制的影响作用;最后对网络新词类词缀的发展进行合理性预测,预测包括四个方面:网络新词类词缀表现稳定、网络新词类词缀趋向词缀、网络新词类词缀趋向词根及网络新兴类词缀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