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当今世界百米最优秀运动员途中跑时间、空间技术特征及支撑阶段技术的划分等问题,可探寻出适合当代百米运动员技术发展的运动技术风格,为我国短跑运动训练、教学提供借鉴;亦可为完善短跑理论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达到提高我国短跑运动技术水平,使其早日实现赶超“梦想”的目的。本研究以2008年奥运会及2009年田径世锦赛男子、女子100米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方法,通过eMule VeryCD0.48a Build090304中文版软件下载相关比赛视频,对所获取的影像资料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快速反馈系统dartfish软件获取途中跑支撑时期各阶段的时间、空间技术参数;运用豪杰V9软件,通过数量统计法获得各运动员步数、平均步频、平均步长。将各参数及运动员身高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结合个人特点更具个性化的运动技术规格才是当今短跑运动的技术特征。
2.博尔特途中跑支撑阶段各技术特征均利于跑速的增加且随着跑距的加大,各技术保持稳定。
3.着地缓冲与后蹬的止、起点是在身体重心移过支撑垂直部位,身体重心、脚支撑点连线与地面的夹角约76.5度的位置;膝关节角度最小的时相产在垂直支撑阶段约过O.O1s时。
4.博尔特的成功之举揭示了当今选材学的不足,未来的百米运动员选材很可能向高大运动员方向发展。
5,弗雷泽高步频、低步幅的技术特征和斯图尔特高步幅、低步频的技术特征将成为当今女子100米第一集团军对决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