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因其分值所占比重较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但是,由于作文时耗长,见效慢,作文教学呈现盲目性、随意性的状态。在实际的作文训练中,应试的特色太过浓厚,一切围绕这高考这个“指挥棒、过度关注怎么写,忽略了写什么;重视作文技巧的训练,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这种模式化的作文训练,脱离学生,脱离生活,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甚至苦不堪言。《文心》是上个世纪30年代,由叶圣陶和夏丐尊两位语文教育大师,针对当时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学生而写的读写的故事。《文心》以故事的体裁讲述几个中学生在一起探讨语文知识的情况。文章共三十二节,每一节一个知识,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中传授知识。文章一出版,引起很大的轰动,被誉为青年阅读与写作的宝典。它不仅是中学生的教科书,也是教师的良师益友。朱自清、陈望道二位先生为此书作序。朱自清在序言中这样写道“自然比那些论文式纲举目张的著作容易教人记住。”陈望道也评价此书“是极新鲜的极卫生的吃食。”时隔80多年,经历了一次次教育教学的改革,语文教学上依然有许多问题未解决,这些问题有的是新产生的,有许多仍旧是老问题。吕叔湘在《怎样写好作文——叶圣陶谈语文教育》一书的序言中如是说“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发掘《文心》中作文教学思想对当下作文教学的启示。第一章从大语文观的角度,阐述《文心》中"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的观念。第二章从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阐述,《文心》中的作文教育思想。第三章分析当下作文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危害,以及问题的原因。第四章论述《文心》作文思想给当下作文教学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