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探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ang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是全人类的事业,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带有政治性和实践性的伟大探索。它不是纯理论的,它的每一个定位、每一个判断、每一个理论都会影响到相应的政策的制定,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与败。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无疑是制定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两国对所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都有很大的关系。关于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我党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得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对于它的科学内涵,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也都作过多次精辟论述,并且写入了宪法和党章,在近期历次党的代表大会上作了更加深刻的阐发。然而,却有一些学者认识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性,对进其行片面的诠释。或是认为它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或是把它说成是补资本主义的课,或是有意无意的淡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这些无稽之谈迎合了某些人的兴趣,蛊惑了大众的视听,影响了国内、党内思想的统一。因此,就需要在理论上对若干流行的观点加以辨析和澄清。这就有必要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做一个历史的、系统的、深入的分析,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寻找规律,丰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科学体系。   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漫长的历史沿革的分析,笔者发现:一个国家对于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绝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主观臆断就可以任意下结论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的。即只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结合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相反,则必然导致失败的结局。这种客观规律还表现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适用性问题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每次提出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针对其面临的情况而提出的,有着其适用的范围。而这些理论一旦脱离了其生长和适用的环境,应用到新的不同的环境中,就可能失去原来曾被证明的科学性。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绝不能忽视对其适用性的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具有地方传统文化遗产特征,并在来源地或者流传地居民之间世代流传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具有集体性、地域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严重性的日益凸显,不仅是在我国,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成年人犯罪数量都在急剧增加,未成年人犯罪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对未成年人
在人类司法史上,刑事司法错误一直都是各国诉讼实践难以逾越的屏障之一。它导因于人类的认知局限、制度的设置方式以及技术的发达程度。在现代社会,由于刑事诉讼的运行效果直
学位
简明地描述了极性共价键概念 ,并用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说明了卤代烃分子中的 C— X(X为 F,Cl,Br,I)键都是极性共价键。同时 ,在有机化学构性相关理论指导下 ,对卤代烃进行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革命路径。其基本特征是强调阶级斗争、群众运动和政治挂帅。建国初期,主要由于革命路径的惯性作用,党在各方面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