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是全人类的事业,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带有政治性和实践性的伟大探索。它不是纯理论的,它的每一个定位、每一个判断、每一个理论都会影响到相应的政策的制定,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与败。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无疑是制定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依据。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两国对所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都有很大的关系。关于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我党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得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对于它的科学内涵,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也都作过多次精辟论述,并且写入了宪法和党章,在近期历次党的代表大会上作了更加深刻的阐发。然而,却有一些学者认识不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性,对进其行片面的诠释。或是认为它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或是把它说成是补资本主义的课,或是有意无意的淡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这些无稽之谈迎合了某些人的兴趣,蛊惑了大众的视听,影响了国内、党内思想的统一。因此,就需要在理论上对若干流行的观点加以辨析和澄清。这就有必要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做一个历史的、系统的、深入的分析,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寻找规律,丰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科学体系。
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漫长的历史沿革的分析,笔者发现:一个国家对于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绝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主观臆断就可以任意下结论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的。即只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结合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相反,则必然导致失败的结局。这种客观规律还表现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适用性问题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每次提出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针对其面临的情况而提出的,有着其适用的范围。而这些理论一旦脱离了其生长和适用的环境,应用到新的不同的环境中,就可能失去原来曾被证明的科学性。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绝不能忽视对其适用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