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其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一些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使得泛长三角格局逐渐形成。然而,安徽、江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泛长三角的整体发展水平。如何更好的发挥泛长三角的区域产业合作的经济效益,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在对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演进历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利用供给-需求曲线对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动机、分工模式及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产业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对泛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进行测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空间和路径选择。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利用供给-需求曲线深入地探究其分工合作的内在机理,并对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分工动机从主观、客观动力、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得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实践更具科学性和理性基础。但是由于数据掌握有限,本文研究的仅仅是沪江浙皖赣地区的工业产业的分工合作情况,并未涉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工合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