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暖是国际公认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中,明确规定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工业行业是减排的主体,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利用林业碳汇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是世界公认的最经济有效且最有发展潜力的办法。短期内企业会选择更新设备和技术来减排,但从长期来看,当技术和设备的减排空间越来越小,直接减排成本越来越大时,企业会选择购买林业碳汇抵减碳排放。研究林业碳汇需求对做好林业碳汇储备,促进林业碳汇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杭州、宁波和温州市工业行业为例,运用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计算工业行业的减排成本,通过比较减排成本和林业碳汇购买成本,分析工业行业的林业碳汇需求。研究结果表明,排放强度高的行业边际减排成本较低,碳强度越低,边际减排成本越高。在最优化减排成本下,高碳强度行业是承担减排责任的重点对象,是林业碳汇需求的主体,同时部分碳强度行业偏高也是需求主体部分。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下列政策建议。出台简化碳汇计量、监测成本的规定,为碳汇造林营造良好环境;在制定减排政策时,引入碳汇抵减指标,增加碳汇的需求;另外在设定碳减排目标时,对不同行业区别对待,对碳强度高的行业设定较高的碳强度减排标准,尤其是最优化减排成本下要求碳强度下降比例高的行业;有针对性地设定碳汇购买比例,要求碳强度高的行业强制购买,制定对碳强度低的行业购买林业碳汇可以减少税收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