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协议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政法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205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赌协议作为私募股权领域的价值调整机制,通过“事前支付,事后补偿”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交易双方“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融资方与投资方对企业未来估值存在着分歧”等交易阻碍,为发展和壮大新兴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投资市场。但是,对赌协议从签订到履行存在对赌主体、对赌内容、自身风险等一系列问题,人民法院对待对赌纠纷司法态度也前后不一。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11月发布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九民纪要》),其中对赌协议专门做出了阐释,但除去“确认了投资方与目标公司对赌的法律效力”外,其他说明则引来了学界更大的争议。本文搜集整理了与对赌协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对赌纠纷案件中的裁判结果,并将其作为研究材料,通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梳理研究我国对赌协议的法律问题。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赌协议概述,界定对赌协议的概念,探究产生对赌协议的原因,论证对赌协议的性质。对赌协议,是一种为解决交易双方对目标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成本而设计的,包含了股权回购、金钱补偿等对未来不确定的目标公司的估值进行调整的协议,其产生的动因主要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商业风险和避免估值争议。关于对赌协议的性质,学界主要有附条件合同说、期权说、射幸合同说、综合说等四种学说,但附条件合同说混淆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其他各说也存在着主体、交易方式不一致等相应不足。现有学说无法对对赌协议的性质作出精准的判定,对赌协议应当成为一种新型合同。第二部分对《九民纪要》出台前后法院判决进行实证研究,以便从实践上升为理论。通过对对赌纠纷进行主体、对赌方式、对赌标的等类型化分析。继而归纳出法院裁判的逻辑进路,即以合同的效力规定评判对赌协议的效力,以“资本维持”和“可分配利润”作为评判对赌协议履行的准则。同时,通过对裁判的理论反思,认为存在规制对赌协议缺少专门的法律、不履行减资程序难以认定履行不能等问题。第三部分,探究了域外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并提出了其对解决我国对赌协议面临的法律困境具有借鉴价值。首先,通过研究Earn-out条款和优先股制度,得出二者在运用上的优势,即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保障融资方利益;其次,分析美国的Thought Works案,该案与我国大部分对赌协议争议案件相类似,给我国对赌案件的裁判带来诸多启示,法院在裁判中应结合案件具体分析履行对赌协议对公司和债权人的影响,肯定法律、财务等中介机构的参与。第四部分主要是基于前三部分的分析和研究,在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立法、司法和实操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对赌协议的建议,即确定对赌协议在《民法典》中地位、在《公司法》中完善优先股的规定;发布有关解决对赌协议纠纷的指导案例、将“清偿能力”引入对赌协议履行的裁判逻辑;完善尽职调查、避免单向对赌。
其他文献
学位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是当前及未来教育领域的重大公共服务问题,初中阶段教育显得更为突出。从教育规律上讲,初中教育阶段是影响人生发展成熟、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负责的智慧型劳动者。由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智不成熟的他们正在懵懂地建立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此时的家庭教育更要将其特
随着证券市场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发展,上市公司间的交易行为趋于复杂化,对一类交易行为的研究往往能够揭示出企业发展的逻辑及当前市场发展的趋势。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股票市场亦日益壮大,仅以2020年1月21日为例,深交所股票日成交量达7274.23亿元,而上交所则为4456.11亿元。而上市公司本身的经营行为与股票市场息息相关,牵扯着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同时,市场的发展逐步加快,对于企业的监
伴随着国际人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不断增加,许多国家开始对原有的成年人监护制度进行修改。以此,能够更好的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文简称《民法典》)规定了意定监护制度。这表明,该制度从此在上位法上有了相关的依据。从《民法典》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来看,我国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在立法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该规定还是过于笼统、过于抽象,并且缺少相
2013年起,新一轮的国企混改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共同热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顶层声音后,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的国有资本都把混改作为了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本文围绕我国竞争性行业的国企混改进行研究,多种方法结合,重点关注多种混改路径选择对竞争性国企经营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整理了混改的内涵、路径和效果以及竞争性国企混改方面的文献综述,引入了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协同效应等理论的基础上,集中探讨竞争
学位
学位
学位
远程医疗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和转化,其目的在于减少医疗卫生费用、提高医学诊疗水准,是一项满足更多民众卫生保健需求的医疗照护方式。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地日益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医疗应用发展的重心已然从单纯的信息技术阶段转变为临床应用阶段。“医疗”始终是远程医疗的最终归宿和最终目的,不管是传统的医疗模式还是远程医疗模式,只要是医疗活动就意味着存在医疗风险。我国现有法律对于传统医疗的规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