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渗滤液中氨氮(NH3-N)浓度通常较高,比例占到总氮(TN)的85%以上,它的有效去除是渗滤液处理研究的重点。本课题将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引入渗滤液的脱氮处理中,对准好氧和厌氧环境下矿化垃圾处理渗滤液中的氮化物的机理和异同点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准好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不同进水方式对渗滤液中氮化物去除的影响,分析了渗滤液回流和反应器串联两种强化运行方式对系统整体脱氮效率的影响,最终初步提出一条利用准好氧矿化垃圾柱生物反应器处理渗滤液的技术路线。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准好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和TN的去除率分别介于89.3%~99.9%和88.3%~92.9%之间,大大高于厌氧生物反应器。两反应器内均未出现亚硝酸盐氮(NO2--N)的积累,硝酸盐氮(NO3--N)去除率差别不大。由于准好氧环境下矿化垃圾堆体内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更为活跃,采用准好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脱氮优势明显。随着进水浓度的提高,准好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对渗滤液中氨氮、TN等氮化物的去除率将降低,其中氨氮在342mg/L的进水浓度条件下去除率达到99.8%。进水频次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进水频次对系统脱氮均不利,本试验中最佳进水频次为2次/d。在水力负荷为0.026L/kg垃圾·次的条件下,准好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对渗滤液中氨氮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9.8%和86.9%,但继续提高水力负荷时,反应器处理效果将迅速下降。整个试验过程中出水NO3--N浓度一直保持一个较低水平,反应器内生物反硝化反应受进水方式影响较小。采取渗滤液回流和反应器串联等措施可以强化准好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内的生物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以准好氧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器为主体,辅以物理化学法作为深度处理工艺,是一条技术可行的利用填埋场内部矿化垃圾处理渗滤液的途径。本研究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场内处理和封场后填埋单元矿化垃圾的循环利用提出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