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中dsRNA的多样性及一种dsRNA病毒的鉴定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chh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链格孢(Alternaria)病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气传病害。病害发生时,可造成果树大量落叶,发病后期可侵染果实,影响果树树势、果实品质及翌年产量。目前生产上主要通过化学防治来控制病情,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物防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真菌病毒对真菌病害防治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生物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研究从中国不同苹果产区采集斑点落叶病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提取各菌株病毒dsRNA,明确了中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dsRNA的多样性;测定了带毒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弱致病力菌株QY-2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分子克隆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对QY-2菌株携带的真菌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结构和系统进化分析,将QY2携带的真菌病毒暂定命名为Alternaria alternatachrysovirus2(AaCV2),揭示了该病毒的水平传播特性和垂直传播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中国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dsRNA多样性分析:从中国不同的苹果主产区采集苹果斑点落叶病样本,通过组织分离得到102个链格孢菌株。对102个菌株进行dsRNA提取,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共得到5个菌株带有明显的dsRNA条带,dsRNA分为4种类型:菌株YT-3-7携带的dsRNA在8kb、2.5kb和1.5kb左右;菌株SJZ-4携带的dsRNA在8kb左右;菌株QY-2携带的dsRNA在3kb和0.8kb左右;菌株CL-2-6和SQ-1-1携带的dsRNA在2.5kb和1.5kb左右。
  2、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弱致病力带毒菌株的选择及其鉴定:从菌株的培养性状、菌丝生长速率及致病力3个方面对带毒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发现带毒菌株QY-2的为弱致病力菌株。因此,选择QY-2菌株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方面对菌株QY-2进行鉴定,菌株QY-2菌落初期无色,后期正面灰绿色,背面暗青褐色;分生孢子卵形或倒棍棒形,淡褐色,1-4个横膈膜,多数无纵、斜隔膜,分隔处隘缩且颜色加深,孢身15.6~36.8×6.5~12.5μm,具短喙;分生孢子短链成合轴状分枝,对比《中国真菌志》发现该菌株与链格孢属链格孢种A.alternata的形态特征较为接近。进一步采用ITS、Alta、OPA10-2和gpd基因对QY-2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ITS和gpd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菌株QY-2为链格孢属,通过Alta以及OPA10-2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明确了链格孢菌株QY-2为A.alternata(链格孢属链格孢种)。
  3、菌株QY-2携带真菌病毒种类的鉴定:采用基于dsRNA的cDNA文库构建技术进行常规测序及高通量测序两种方法对QY-2携带的病毒进行鉴定。通过常规测序获得的8个克隆序列巾3个为非病毒序列,5个为病毒序列,病毒序列相似性为100%,为Chrysovirus病毒,与梨黑斑病菌(A.alternata Japanese pear pathotype)的Alternariaalternata chrysovirus1(AaCV1)相似性最高,达到93%。高通量测序结合常规测序,明确了QY-2仅携带一种病毒,且获得了该病毒的5条dsRNA基因序列,大小分别为3665nt、3054nt、2824nt、2819nt和831nt。它们均编码一个独立的开放阅读框,依次为ORF1至ORF5,分别表达124kDa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83kDaputative coat protein、84kDa hypothetical protein、83kDa hypothetical protein和13kDahypothetical protein。已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K672910、MK672913、MK672912、MK672911、MK836314。根据病毒基因组大小,病毒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的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确定了菌株QY-2所携带的病毒为产黄青霉病毒科(Chrysoviridae)、β产黄青霉病毒属(Betachrysovirus)的Alternaria alternatachrysovirus,暂定命名为Alternaria alternata chrysovirus2(AaCV2)。
  4、AaCV2的传毒特性:通过单孢子继代培养获得菌株QY-2的后代菌株,分析分生孢子后代菌株的带毒情况。结果表明:菌株QY-2的分生孢子后代菌株均携带dsRNA病毒,证明病毒AaCV2能够通过分生孢子垂直传递给后代菌株,传毒率高。通过菌株QY-2与97个不带毒菌株的对峙培养,获得衍生菌株,分析衍生菌株的带毒情况。结果表明:衍生菌株均没有出现病毒AaCV2的目的条带,说明该病毒在不同菌株间的水平传播能力较低。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两次变迁,第一次是传统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经历了萌芽、探索和曲折发展三个阶段,为新农保的出现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二次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且目前我国仍然在这方面不断总结教训,积极进行探索与创新。通过对两次制度变迁的总结与评述,了解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际情况与政策实施效果,挖掘两次变迁的发展特点、存在的缺陷与需要完善的方面,为我国新农保的不断完善提
期刊
摘 要:在对华融、信达2015年财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不良资产市场呈现出的新的监管态势,探讨地方AMC未来的发展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区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职能。  关键词:地方AMC;发展策略;不良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07-04  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三期叠加”效应日益明显,不良资产规模持续快速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公司治理研究逐渐成为了现代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随着我国股权分制改革的演变,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一些中小股东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出于各种缘由开始积极参与公司治理。通过案例研究的研究方法对对方大集团的两位股东实施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的案例进行研究,剖析案例企业股东积极主义发生的条件,并采用归纳法对上市公司股东实施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的一般性条件
期刊
摘 要:高校科研经费在逐年增长,但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如何促进科研经费管理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已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Z高校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实践发展为研究对象,描述Z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及其内部控制的现状,找出Z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意见。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科研经费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研究创新文化培育机制,目的是探索创新文化机制培育的路径,提高创新活力,解除沈阳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面临的机制障碍,实现试验区的全面创新。通过对沈阳创新文化机制培育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探索创新文化培育机制的规律。研究结论表明,可通过硬性机制与软性机制的协同和相互促进实现创新文化的机制培育。  关键词:创新文化;培育机制;政府与市场协同;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长沙市创客空间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同质化、专业化服务欠缺、对接地方特色产业不足、政策支持缺乏重点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创客空间的投资来源、产业链协同、政策设计存在密切的联系。长沙市创客空间持续快速的发展,有待于这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创客空间;同质化;产业对接;专业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摇号”政策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公共领域,而“摇号”政策的产出则反映了公共资源供给与公民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可否认,“摇号”政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它能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机会均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公共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摇号”政策存在的一些不足,“摇号”政策也存在着不平等,“弃号”导致资源的无效率配置,造成寻租,降低公民对政府的期望等。因此,优化公共资
期刊
菩提树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经调查菩提树黑痣病是菩提树的重要病害。本试验开展了菩提树黑痣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菩提树黑痣病在林间的发生规律、林间子囊孢子的捕捉、杀菌剂的室内筛选和林间化学防治试验、病害风险分析,为菩提树黑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菩提树黑痣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病原菌子囊孢子的萌发温度范围在10℃~38℃,在25℃的条件下最适萌发,而在53℃以上的条件下
苹果黑点病是发生在苹果果实上的一类重要病害,是指在果实表面不同部位形成大小及颜色各异的病斑。该病害在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发生较重,病果率最高达90%以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河北省苹果主产区果实黑点病危害逐年加剧,但是关于该病害在本地区的症状类型、病原菌种类及发生特点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在2016-2018年从河北省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采集病果,共采集典型套袋富士黑点病病果200余个,并对其病原进行了分离,监测了5个果园黑点病发生的时间动态,调查了黑点病果在空间上的发生、分布特点,
为了减小化学药剂带的生态环境污染,在农作物病虫害化学防控实践中加入桶混助剂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法。桶混助剂是一类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杀菌剂加入桶混助剂后可提高药液展布性和渗透性,提高农药使用效率。桶混助剂易降解且低毒,为了探究单剂加入桶混助剂后能否起到减药增效的作用,为了明确减药后加入桶混助剂能否维持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炭疽病的防效,本文测试研究了不同药剂减半以及减半后加入桶混助剂对斑点落叶病以及炭疽叶枯病的室内离体叶片防效和室外田间药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桶混助剂对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