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A125、OPN、YKL-40和B7-H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步法检测13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浆液性囊腺瘤12例,粘液性囊腺瘤8例)、2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40例卵巢癌(浆液性30例,黏液性10例)组织标本中CA125、OPN、YKL-40的表达,并对三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分级及淋巴转移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样的方法检测13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浆液性囊腺瘤12例,粘液性囊腺瘤8例)、2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40例卵巢癌(浆液性癌23例,内模样癌3例,透明细胞癌6例,黏液性癌8例)组织标本中B7-H4的表达,并对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分级及淋巴转移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125、OPN在卵巢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组、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组, YKL-40、B7-H4在交界性肿瘤组、卵巢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组及良性肿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40例卵巢上皮性癌(浆液性30例,黏液性10例)中,CA125、OPN、YKL-40在临床分期、组织分级、组织分型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愈晚,组织分级愈高,CA125、OPN、YKL-40的阳性表达率亦增高。不同组织分型中三者在浆液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3.33%,83.33%,66.67%)高于粘液性癌组织(50%,4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OPN及YKL-40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100%,100%,84.62%)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4.07%,59.26%,44.4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A125、OPN及YKL-40在不同年龄组的阳性表达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0例卵巢上皮性癌(浆液性癌23例,内模样癌3例,透明细胞癌6例,黏液性癌8例)组织中,临床分期愈晚,B7-H4阳性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4在组织分级中的阳性表达分布分别为:G1-G2:21/25;G3:15/1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7-H4在组织分型中的阳性表达分布分别为:浆液性癌:23/23;内模样癌:3/3;透明细胞癌:6/6;粘液性癌:4/8;其在粘液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0%)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病理类型(100%,1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7-H4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及不同年龄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A125、OPN和YKL-40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增高,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与年龄无关,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B7-H4在浆液性癌、内膜样癌及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粘液性卵巢癌,与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及预后相关,与年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无关。B7-H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抑制了肿瘤相关淋巴细胞(tumor-associated lymphocytes,TALs)的数目和功能,这可能是使卵巢癌逃逸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3、CA125、OPN、YKL-40和B7-H4有可能成为辅助卵巢癌诊治的新的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