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社会的根基,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文化同样也是人们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也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文化更发挥着促进社会融合,丰富人们生活的功能。因此文化的重要性在不断地增加,文化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强。然而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本身包含的内容丰富,外延广阔。在众多的文化形式中,农村文化当前却处于一个薄弱的环节,相比较雄厚发达的城市文化,农村文化无论在基础设施上还是在活动形式上与其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时农村文化自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比如农民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农村文化建设成效不明显,原汁原味的农村文化逐渐销迹等。这一现状与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目标极不相称,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农村文化沙漠将会进一步扩大,不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来,文化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文化建设措施,掀起了一股文化建设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农村文化成为建设的重点,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建设中是否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以浙江农村文化建设为实例,从现状入手,首先探寻当前浙江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现状、建设模式现状、建设效果现状。通过分析浙江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的确定、模式的运行、效果的评价这三个方面,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最后,提出对策。以期为地方农村文化建设避免类似问题,减少建设曲折做出自己的贡献。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论阐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背景,以及本文写作的意义。回顾学术界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概念:文化、农村文化加以明确和界定。第二部分:阐述浙江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收集资料大致展现当前建设的轮廓。如建设目标,搜集归纳浙江省政府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建设模式,实地调查当前浙江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建设内容,建设机制,建设形式,归结为当前建设模式。最后通过问卷发放,收集关于农民的文化需求满足状况,文化饱和度,归结为建设效果评价。从目标、模式和效果三个方面认识与分析当前农村文化现状。第三部分:着重从现状中发现问题,分析危害,这是本文的一大重点。摒弃过多研究中侧重于问题现象的表述,挖掘其成因内在的制度根源,对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的科学性,农村文化建设模式运行的规范性,农村文化建设效果评价的合理性,结合实地调查深入剖析现状中存在的弊端。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浙江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摒弃宏观上的方向对策,侧重于微观上的操作建议。使研究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以期为农村文化建设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