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抗菌核病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的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wi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抗菌核病研究是油菜抗性育种中的重点课题和难点课题之一,油菜抗菌核病育种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很少有人从蛋白质组角度对油菜进行抗性育种,其主要步骤有以下几步:一,寻找稳定的高抗品种和高感品种;二,在相对抗感品种中寻找特异性蛋白点或带;三,将特异性蛋白带或点进行测序分析,并克隆控制作用的目的基因;四,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得到转基因油菜;希望能获得稳定和高强度的抗菌核病油菜品种。本论文主要是从事第一步和第二步研究,即寻找抗感材料和找到特异性蛋白点或带,具体做了以下工作并取得相关结果: 1,通过牙签鉴定法对大田盛花期油菜进行鉴定,鉴定出相对抗性较强的湘油15号和1021号,相对抗性较弱的感病品种98C40。 2,用酸碱盐三种典型的缓冲液对湘油15号和98C40进行初处理,通过对菌核菌丝进行的抑制实验和蛋白总浓度的测定,表明用含盐的缓冲液比其他两种效果要好、现象要明显。 3,通过对含盐的四种缓冲液Ta,Tb,Pa和Pb在对油菜植株蛋白分离纯化时,进行了成分、浓度、pH值以及硫酸铵饱和度分级盐析等因素的摸索实验,结果表明用Tb缓冲液在pH值为8.2硫酸铵饱和度为50%时分离条件最佳。 4,用Tb缓冲液对抗病油菜湘油15号和感病油菜98C40进行了蛋白纯化的对比实验,找到了大约在77.5 Kda处有一差异蛋白,在33.5 Kda处也有一差异蛋白。 5,对菌丝蛋白和找到的差异蛋白做了免疫扩散实验,实验结果没有沉淀线产生。
其他文献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on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tover intention as perceived by nurses to
Objectives: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childbirth fear and childbirth preparation among primigravid women in the late pregnancy from 36 to 40 weeks gestation.M
本文对55 个小麦品种(系)的粗脂肪含量及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从中选出10 个亲本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粗脂肪含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及F2 代粗脂肪含量的分布规律;选用3 个筋力不同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脱脂面粉、重组面粉和原面粉相比较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面粉脂肪对面粉主要理化指标、面团流变学特性和加工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小麦品种(系)粗
本研究以马铃薯的脱毒苗茎段、试管薯和微型薯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VA CP基因导入马铃薯品种东农303,经PCR和PCR-Southern检测证明PVA CP已转入马铃薯中。同时对影响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因素包括马铃薯基因型、外植体类型、激素种类与浓度、脱菌抗生素种类与浓度、共培养时间等进行了研究,优化了马铃薯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马铃薯再生体系的确定 茎
Aim: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long-term medication behaviour self-efficacy with social support and medication knowledge of kidney transpla
本文对穗型遗传及不同穗型品种生理等特性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如下: 利用近年发展起来的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了穗型遗传,通过辽粳5/丰锦的P1、P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