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公开课话语标记使用分析——以《公正课》为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的研究集中于对口语语料的研究。国内外诸多学者对话语标记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学术研究。过去20年中,话语标记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学者们从其定义和功能等方面对话语标记进行了研究。但对网络公开课话语标记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文选取哈佛大学“公正课”作为语料,对网易公开课教师话语标记使用情况进行探究。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Fraser的话语标记分类方法来做研究。根据Fraser(1999)对话语标记的分类,分为两种:关联信息的话语标记和关联话题的话语标记。其中关联信息的话语标记包括对比话语标记,阐发性话语标记,推导性话语标记和时空话语标记。  该研究通过随机选取网易公开课中公正课的视频并转写成文本作为该研究的语料,包括10节哈佛大学随机选取的“公正课”,总共时长550∶54分钟,共计65105个字。借助分析软件AntConc3.2.2,试图探析网易公开课中教师的话语标记使用情况并试图探寻其使用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该语料库中共出现412次话语标记,在该语料库中,关联信息的话语标记的所有种类中,阐发性话语标记使用频率最多,well是使用最多的阐发性话语标记。其次是推导性话语标记,使用最少的是对比话语标记,而关联话题标记使用频率是最少的。  教师在演讲过程中频繁地使用话语标记以使其演讲逻辑清晰,语言连贯。通过使用话语标记,教师与听众进行有效互动。该研究希望对于教师教学中有意识的使用话语标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研究不仅拓展了话语标记研究的范围,同时对于教师的职业教育及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雷蒙德·钱德勒的第一部小说,《长眠不醒》宣告了硬汉派侦探文学的崛起。小说以主人公菲利普·马洛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充满勒索,失踪和凶杀的故事。同时,《长眠不醒》也为
自亚里斯多德(Aristotle)伊始,隐喻研究历时两千年有余,期间理论流派竞现,各有其说,仁智互见。由于隐喻连接着语言系统、认知机制和交际语境,因此隐喻研究不仅需要分析语言本身,还
约翰·邓恩以其玄学诗歌闻名。本文从认知诗学下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探讨邓恩诗歌玄学艺术形成的因素以及过程,旨在从认知角度探究诗歌艺术的形成原因。基于此,论文主要分为
本论文试图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唐诗英译的方法。将模因概念引入唐诗的分析就可发现,唐诗也是一种模因。唐诗的翻译因此就可视为唐诗模因根据道金斯(Dawkins)的自然选择(即适者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藏族格言诗是藏族社会的一个缩影,更是藏族文化宝库的珍贵遗产之一。格言诗是藏族文学的一种重要表现
《哈利·波特》从1997年至今已经出版了七本书,并且在全世界出版了不同语言的各种版本。由于作品神秘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人物塑造等原因,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