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小坑流域三种次生常绿阔叶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0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取南岭小坑流域具有典型群落结构的常绿阔叶林荷木群落、小红栲-荷木群落和藜蒴栲群落,采用皆伐法测定群落生物量。共计伐倒乔木772株,测定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研究了该地区三种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生物量特征,建立群落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回归模型,并提出了以胸高断面积和虚拟标准木建立生物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南岭小坑流域三种次生常绿阔叶林荷木群落、小红栲+荷木群落和藜蒴栲群落的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分别是118.472 t.hm-2、120.034 t.hm-2和134.149 t.hm-2,和我国其他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十分接近。各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主要集中于乔木层,比例均高达96%以上;各群落下木层和层间植物生物量占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例很小,均不足1.5%;各群落凋落物量占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例均不足2.5%。各层生物量分配特征基本上体现了常绿阔叶林群落生物量分配特征。(2)三种群落相比而言,藜蒴栲群落乔木层树干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是乔木层的85.0%;小红栲+荷木群落次之,树干生物量占乔木层的79.1%;荷木群落为78.2%。各群落树枝生物量占乔木层的比例分别是小红栲+荷木群落>荷木群落>藜蒴栲群落;树叶生物量所占比例为荷木群落>小红栲+荷木群落>藜蒴栲群落。三种森林群落的立木密度峰值均出现在5—15 cm径阶范围内,生物量峰值稍显滞后,出现在10—20 cm径阶范围。(3)通过比较不同生物量回归模型发现,幂函数能拟合相对较高的R2值和相对较低的偏差,尤其表现在拟合树干生物量和地上总生物量方面。以D2H为变量的树干和地上总生物量幂函数回归模型优于以D为变量拟合的模型,本研究中各常绿次生林多数树种的枝叶生物量以D为变量拟合的幂函数回归模型更好,说明在次生常绿阔叶林中,胸径相同的情况下,树高和树干生物量成正比,而与枝叶生物量无明显相关关系。(4)用各树种胸高断面积拟合回归模型比用胸径拟合回归方程的精度更高,偏差和标准误更低,为多树种的天然林生物量估算提供一种新方法。虚拟标准木法估算森林群落生物量是相对生长曲线法的一种改进方法,可以拟合高精度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提高森林生物量估算精度。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由于实际应用的需求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研究。光谱成像仪在瞬时视场角内通过捕捉地面物质反
在MC68HC908系列的微控制器中,MC68HC908RF2是作为消费类专用集成芯片销售。其在交给客户使用之前,需要将客户的所使用的程序写入到Flash存储器中。不难看出客户对产品的使用
纹理识别是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的一个基础研究方向,它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成功地应用到广泛的领域和系统中,尤其在生物特征的检测方面,遥感技术以及其他的图像处理手段领
摘 要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无线电通信业务的发展,为了提高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维护空中通道的畅通,无线电监测成为必要。近几年,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