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可持续发展思想普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愈来愈呈现区域化特征,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实绩的差异表明,不同区域的创新效率存在着重大差别,甚至“系统失效”,即系统要素的协同效应未能发挥。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为:一是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区域新世纪的整体发展描绘明晰化的创新蓝图,指明区域创新的方向与思路;二是通过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着力探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三是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区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在理论研究部分,运用技术矩阵推导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机制,并对创新能力发展障碍进行分析。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能力与三螺旋模型理论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的理论框架。
在实证研究部分,根据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框架,从科技和创新投入、科技和创新产出、创新绩效、科技基础设施和环境四个角度,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进行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基于评价结果,采用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比较,探求提高创新能力的最佳实践,并通过总结和扩散这种最佳创新实践,促进区域的发展。
本研究的结论为:造成能力差别的重要原因在于区域创新系统中大学、企业、政府的交互影响能力不强,若运用三螺旋模型思想实施官产学联盟,将促使区域创新系统效率更高,创新能力更强;同时也指出了本文的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期望对今后的研究能有所借鉴,并体现一定的实质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