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实际工程表面形貌影响着接触体的力学、物理和化学特性,特别是接触特性。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的器件尺寸也进入到了纳米尺度。外载作用下,接触摩擦过程中摩擦副粗糙面间的四大效应(尺寸效应,表面效应,边界效应,量子效应)表现得异为突出,使得表面的微观形貌对接触表面之间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更为凸显。单晶铜是生产纳米结构器件的重要原材料,它在工作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强弱直接影响着纳米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本文综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际工程表面形貌影响着接触体的力学、物理和化学特性,特别是接触特性。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的器件尺寸也进入到了纳米尺度。外载作用下,接触摩擦过程中摩擦副粗糙面间的四大效应(尺寸效应,表面效应,边界效应,量子效应)表现得异为突出,使得表面的微观形貌对接触表面之间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更为凸显。单晶铜是生产纳米结构器件的重要原材料,它在工作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强弱直接影响着纳米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本文综合运用原子删除法、傅里叶变换、驰豫法等及W-M分形函数进行辅助建模,实现了对纳观粗糙表面的数字化表征,通过与光滑表面刻划模型对比,利用分子动力学分析了不同阶段(压入阶段和刻划阶段),不同加工参数(刻划速度和刻划深度)下,纳观粗糙表面对基体材料变形及各类缺陷失效原子分布情况,以及模拟过程中的基体z向作用力、摩擦力和应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入接触阶段,粗糙表面刻划模型的引力极值和斥力极值均小于光滑表面刻划模型的,并且压入过程中基体内部产生的各类缺陷原子数目也相对较少。基体高Mises应力分布位置与粗糙表面压头的粗糙峰位置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压头粗糙峰压入基体越深,则对应位置的基体原子应力数值越大。在刻划摩擦阶段,随着刻划深度的增大,所得到的平均摩擦力和初始应力极值均随之增大,同时基体材料变形加剧,基体内部的各类材料缺陷增多,产生了更多的失效原子。基体应力-位移曲线在刻划过程中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每次循环所得到的应力极值随着刻划位移不断递减。压头刻划速度对基体材料变形和摩擦力有较大影响,对于应力变化的影响不大。压头粗糙表面形貌影响着压头左右两侧的基体堆积原子的生成以及内部各类缺陷失效原子分布情况,同时也影响着刻划加工表面形貌,由于压头粗糙峰的存在,可以观察到比较明显的犁沟痕迹。对比分析粗糙表面刻划模型和光滑表面刻划模型的模拟结果,发现二者在刻划过程中总体变化趋势的相似度较大,但在数值和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在低刻划深度下,粗糙表面形貌对刻划摩擦的影响更明显。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纳米器件的工作性能、延长纳米器件的使用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建立更加贴近真实工况的纳观粗糙表面接触摩擦模型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揭示纳观尺度下的摩擦磨损机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所谓指数效应,是指当股票从某一股票指数中调入或调出时,该支股票成交量及价格发生的异常反应。其中,成交量的异常反应被称为成交量效应,价格的异常反应被称为价格效应。随着指数化投资的不断发展,这种有悖于传统金融市场的金融异象日益显著,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及投资者的广泛研究与关注。他们发现,以指数基金为主体的指数投资者在选定某支基准指数之后,其投资决策不再完全基于资本市场的基本面分析或是理性的价值投资分析,而
自重构模块化机器人具有实用性强、灵活性高、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的工作场所。多个单元模块可组成多种构型的机器人,在多种场合可以运用机器人可重构性来完成不同的工作目标。自重构模块化机器人主要通过红外线、无线模块、图像处理等传感器进行单元模块之间的连接、分离与修复等功能,在航天、反恐、核救援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自重构模块化机器人,研究内容包括自重构模块机器人的模块结构设计、控制系统、多
中国木构传统民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每一件保存下来的木构传统民居都是弥足珍贵的国宝。然而,木构传统民居保护现状却不容乐观,木构传统民居在经历漫长的岁月,不断经受着各种各样的破坏,如榫卯拔出、框架歪闪、斗拱剪断、木柱腐朽等,严重影响木构传统民居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其中木构传统民居整体歪闪是最直观的外在表现,木构传统民居的歪闪不仅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受,更使木构传统民居的整体性下降
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由于农业、冶金、采矿、化工等行业的活动,造成水体砷污染情况加剧。砷和磷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于第五主族,因此,两者具有相近的物理化学性质。杭锦工作为天然粘土矿物自然粒度小,比表面积大,存在大小不同的孔道结构,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本文立足于除磷、除砷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研制铁改性杭锦土吸附剂(FHJ),研究其对P、As(V)的吸附性能,探究其除磷、
S形沟谷是我国修建山区公路时常见的一种复杂地形,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针对S形沟谷地形下陡坡高路堤的相关研究,例如S形沟谷地形下陡坡高路堤的空间效应机理不清晰;S形沟谷地形下陡坡高路堤各影响因素与其空间效应之间的关系不明确;缺乏针对S形沟谷地形下陡坡高路堤的支挡技术。鉴于上述情况,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调研、缩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等手段,对S形沟谷地形下陡坡高路堤空间效应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
水表是一种重要的计量工具,其计量精度与每一个用户的利益紧密相连,而计量精度的高低与水表机芯的装配精度密切相关。水表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水表机芯的装配过程复杂且装配工序多,目前国内大多数水表生产企业仍采用人工完成水表机芯各零部件的装配。手工装配方式效率低、劳动成本大,且装配精度难以控制。随着国内外对水表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迅速增长、劳动成本不断攀升、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迫切需一条提高水表装配效率和精
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流动人口家庭也开始逐步扎根于城市。流动儿童们也随其父母大量进入城市生活和学习,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较为庞大的群体。不同于早期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健康卫生等方面的研究,近几年来,关于流动儿童该如何适应差别较大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好的在城市中成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这个阶段,家庭、学校同学以及老师是陪伴流动儿童生活的三个重要交往系统,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帮助其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出行需求与日俱增,汽车客运作为中国客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量的出行需求,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在节假日或日常高峰期时汽车客运站会出现人群聚集的情况,尤其是检票口、安检区等瓶颈处会出现行人高密度,造成拥挤与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汽车客运站及站内行人交通行为以解决或降低此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汽车客运站的服务水平与安全水平。本文以具体的汽车客运站为研究场景,结合理论与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银色风暴”依旧席卷我国,同时老年预期寿命也因日益先进的医疗技术与优越的物质生活水平而延长,增加了因身体机能衰退而产生的老年疾病风险,导致老年人口失能与半失能概率不断提高,这是对长期照护服务迫切需求的表现。我国政府虽已开展相关政策试点以探析适合国情的长期照护服务构建路径,但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同样也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作为一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自身经验、外界观察等方式从自然界获取突发灵感进行产品的设计发明,并逐渐形成系统的仿生学。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指导仿生学设计的理论方法,这些方法从不同方面着手,有效提高了产品仿生设计的效率、可靠性。但是,这些方法或仅限于特定设计领域的使用,或过于依赖生物学、工程学专家的介入,或需要使用人员同时具有一定的工程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知识储备,使得方法难以推广。当前电子、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