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栽培对水稻生理生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ni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杂交水稻协优527为材料,研究了在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密度间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群体发育特点、品质变化、产量表现等。结果表明: (1)在强化栽培条件下,根系干重明显增加,尤其是上层根系(土层0-12cm内的根系),生育后期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根系活力及磷含量提高,特别是在籽粒灌浆结实的关键时期,根系伤流强度明显高于常规栽培。且伤流强度与冠层叶片衰减指数、结实率、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根系伤流强度可作为衡量水稻高产栽培群体质量的诊断指标之一。 (2)强化栽培单株叶面积大于常规栽培,叶面积指数在抽穗时低于常规栽培,但抽穗后叶面积衰减速度缓慢,能维持较高的光合势。同时强化栽培上3叶叶基角小,剑叶、倒2、3叶叶基角顺次适当增大,优化了群体结构,改善了群体冠层的受光姿态,增强了中下层叶片的受光,提高了群体光合生产力。 (3)籽粒产量与抽穗期干物重、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在拔节时干物质积累差异甚小,但抽穗期及抽穗后,强化栽培由于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叶片衰老缓慢,具有较强的光合生产力,物质积累多,其总生物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栽培;且强化栽培水稻抽穗后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运转率、运转量、转换率也显著高于常规栽培。 (4)在同一栽培条件下,单株不同位次分蘖抽穗的早迟,稻米品质有较大差异,即随着抽穗时期的推迟,稻米品质随着降低。强化栽培抽穗历时比常规栽培相对较长或相当,但是,在强化栽培条件下,稻米品质有显著改善,特别是精米率、整精米率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降低,对籽粒长宽比影响则较小。 (5)在强化栽培条件下,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其原因是:强化栽培实行小苗移栽、稀植,充分发挥了个体的分蘖潜力,提高了分蘖成穗率,植株个体生长健壮,群体透光率提高,穗部性状得到了改善,使结实率、千粒重增加,产量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强化栽培适宜的栽插密度为9-13.5万株/hm~2。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化栽培条件下,采用适宜的密度,选择分蘖潜力强的品种,是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栽培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强化栽培技术体系在四川生产应用中存在一些鱼待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正> 证象白虎而实非白虎汤证翁××,女,28岁。怀妊六月有余,发病廿余天。初为外感寒邪,服药身痛除而发热不退,汗多湿透内衣,口渴,心烦,便秘,脉浮大而数,舌红苔薄黄。某医诊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的主要供电设备,也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设备之一。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必须对接触网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 接触网检测车是目前电气化
企业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步深入。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标志。但是,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当人们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尤其是西南、西北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地质条件致使滑坡灾害肆虐。如果能够准确的预报滑坡的发生时间,就可以尽早采取相应的减灾防灾措施,使这类灾害造成
1.本文提出了采用复合材料来构造大跨空间结构体系的想法。并且一一讨论了复合材料索、复合材料梁、复合材料板、复合材料加筋板、复合材料夹芯板、复合材料壳以及纺织结构复
滚筒是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部件,承担着输送机的动力传递及胶带的改向等作用。随着带式输送机的发展,对滚筒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大型带式输送机,胶带强度越高,所要求的滚筒的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对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和信息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正受到人们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利用国债筹集资金,为平衡财政收支,支持国家重点建设和各项改革事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债规模逐步扩大,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主动扩
本研究先进行了镉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急性毒理实验(LD50),以找出镉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并从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两方面探讨5大类组合应激因子、19种诱导方式
尽管韦勒克说现实主义的理论是极为拙劣的美学,但是针对现实主义/写实主义以及文学史出现过的其他流派,我们应该以历史主义的标准来评价,而不是用后来发展起来的审美趣味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