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经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制造业更是得到“世界工厂”的称号。按照经济学原理,当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之后,国民经济发展便由“生产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因此,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日益凸显了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地位,这就对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收入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我们不仅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而且要缩小收入差距。对我国来说,目前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大多与居民收入水平和分配差距相关联,而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还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有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这必须由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实现公平分配来保障。为此,改变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直至最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选择。本文以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收入差距测度方法进行研究,认为现有研究收入差距,特别是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相对于其研究目的,很多存在方法上的误用问题。本文在对各种测度收入差距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特点,采用组间方差方法来测度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并将其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其次,由于收入差距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因此,研究收入差距问题必须和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因此本文对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从城乡收入差距的横向对比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高,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小;(2)由于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目前还没有达到库兹涅茨假说的拐点;(3)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均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