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越教育”是法属时期法国人在越南建立的殖民教育体系,法越教育是研究法国殖民地教育的典型案例。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缺乏对法国殖民地教育的专题研究,更无人涉及法属时期越南小学法语教育个案研究,因此在这一学术领域还多为空白。本文试图通过对20世纪初期法国殖民越南期间,越南东京地区的高等小学法语课本的研究,分析法越高等小学法语教育情况,揭示法越教育的特点、目的与本质,探讨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政策以及对殖民地社会的影响。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分为四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梳理东京地区的法越殖民教育体系。包括对法属印度支那东京地区的背景分析以及东京地区法越学校的建立。东京的条件和政治地位使它后来发展出一种与印度支那联邦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社会身份,在此地建立的法越学校也具有代表性特点,其中以法语为教学语言的高等小学对培养法国殖民下的越南人,以及越南社会有着重要影响。第二章主要以法国殖民越南时期,东京地区的高小法语课本为原始史料,重点分析东京地区的高小法语教材内容。高小课本围绕越南人日常谋生的行业,如水稻种植业、手工业等展开,简单易学,强调教育的职业性而不是学术性,要为越南人从事这些低级的职业提供初级的技能训练和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了五大方面:道德及日常生活;工业、交通、商业及其他;农业、手工业、卫生及科学;职业规划;“现代性”。第三章通过高小法语教科书窥见法越殖民教育的目的与本质。法越殖民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同化”,可具体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和引导越南人支持和拥护法国的殖民,并且使其中的部分人在生活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成为黄皮肤的“法国公民”;二是使部分的越南人,一般是越南中上流社会的人士,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充当为法国殖民机器所利用的中、下层公务员、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法越殖民教育的本质是“蒙昧主义”的体现。第一,法国人从始至终都对越南人怀有强烈的种族主义歧视态度。法国人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优等民族,甚至是“世界所有民族的母亲”;第二,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发展教育以其殖民利益的维持与扩大化为唯一的考量,殖民教育的政治意义远远高于教育本身的意义;第三,在推翻传统教育的同时,法国殖民者没有代之以完全同质的法国本土教育,在学术质量上,法越教育长期不能与法国本土的教育相提并论。第四章由殖民教育为切入点深入解读法国殖民政策的思想基础,特别是其中的“同化原则”和“联合原则”,以及关于“法国化”的争论。法国在越南的开化使命的执行,总的来说,依循两个政策方向(形式),一个是同化政策,另一个是联合政策。法国常常为在“同化”和“联合”的殖民政策之间如何取舍而感到烦恼,无论殖民时代后期导入的联合政策被描述得多么美好和具有建设性,民族的征服与被征服是贯穿法国海外殖民的基本线索。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联合政策是被设置在一个统摄一切的“殖民同化主义”框架内。与印度支那殖民统治时期颁布的大多数政策类似,东京的殖民教育主要是为了使法国人而不是越南人受益。一方面,法国人的确为越南带去了一些“现代因素”;另一方面,法越殖民教育加剧了越南社会阶层的分裂对立,并且越南各地都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成为法国殖民主义的掘墓人”,推动了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