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信息技术与网络迅猛发展,图书馆的馆藏和可以利用的电子资源增长迅速,电子资源、网络资源与数据库资源不断丰富,构筑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显得有些滞后,读者渐渐远离图书馆馆舍。图书馆工作者开始考虑在原来的电子阅览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图书馆技术部、参考咨询部,甚至馆外的网络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等资源和服务,将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纳入到一个整体中,使参考咨询馆员伴随在用户周围,协助用户完成信息的识别、检索、处理、存储和适当格式的表现输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它就是Information Commons(IC),信息共享空间。本文系统地分析总结了近十多年国内外IC的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并对其进展做出了合理的评价;继而从IC的概念、构成要素、服务模式方面对IC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其后,说明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方式及主要内容;随后,作者对国内外35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国外三所、国内二所共五所大学IC为例,从空间、资源、服务方面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IC建设的差别,并做出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作者设计构建了我国图书馆IC建设的方案,同时提出了我国建设IC可能遇见的问题,并做出了对策分析;最后,作者对本文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