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athmin蛋白是一个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的蛋白分子,在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中作为中间蛋白发挥作用。目前,国内外对Stathmin蛋白的研究集中在脊椎动物,而无脊椎动物中有关Stathmin蛋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从家蚕蛹cDNA文库中获得一条家蚕Stathmin基因的cDNA序列,把该基因命名为BmSTMN,其开放阅读框为876 bp,编码由29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经DNAstar软件计算分子量为33.48 kD,等电点为8.005。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鞘翅目)的蛋白同源性最高,同源性为50%。进一步设计PCR引物,引入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将BmSTMN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l(+)相应的酶切位点上,得到重组质粒pET-28al(+)+BmSTMN,经PCR、酶切鉴定以及测序分析证实重组正确。将该重组子转化Rosetta(DE3),工程菌经IPTG诱导表达后,裂解菌体作SDS-PAGE分析,与阴性对照相比在37 kD左右的位置有一条特异性蛋白条带。融合蛋白以上清的形式存在,故超声裂解菌体,12000 rpm离心所得的上清采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融合蛋白。经FPLC反相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后,再进行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37191.0 Da,与理论值37043.99 Da(融合标签3560.0 Da,BmSTMN33483.99 Da)相符。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发现抗体血清的效价可达到1:25600以上。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该多抗通过ELISA半定量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家蚕各个发育阶段和五龄蚕各个组织中BmSTMN蛋白的表达与分布,结果显示BmSTMN蛋白在蛹期和头部中的表达量最高,卵巢、睾丸次之,丝腺最低;此外我们还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家蚕各个发育阶段和五龄蚕各个组织中BmSTMN蛋白的mRNA表达量的检测,结果显示与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基本一致。利用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我们对BmSTMN蛋白在家蚕BmN细胞中的定位分析表明该蛋白出现在细胞膜附近。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BmSTMN蛋白在家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