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步法持续转换对膝关节影响的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la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优秀的拳种之一。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太极拳是当前探究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揭开太极拳科学奥秘的重要手段。  研究目的:探究在练习24式太极拳套路过程中持续的步法转换对下肢主要肌肉的肌电的影响,推断练习太极拳对练习者双侧膝关节的影响。本研究对于避免太极拳练习者练拳时膝关节疼痛和揭示练习整套太极拳对练习者膝关节损伤风险关联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验法和文献资料法,在搜索国内外文献和研习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与组织实验,选取3名武术太极拳高水平运动员和3名武术专业普修太极拳学生,通过对这6名受试者在演练24式整套太极拳过程中进行下肢肌电信号和运动学数据的同步采集,分析受试者下肢肌肉表面肌电变化特征和对下肢主要关节的影响。  研究结果:(一)、受试者身体重心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位移相对上下方向较高。野马分鬃动作水平面左右方向上的重心位移两组受分别达到身高的35.94±29.30%和29.27±24.30%,白鹤亮翅动作水平面左右方向上的重心位移为12.66±4.06%和11.78±2.52%,搂膝拗步动作水平面左右方向上的重心位移可达到26.76±4.51%和14.39±7.44%。(二)、高水平受试者太极拳演练过程中的下肢肌肉贡献率高低排序前三位依次是右侧腓骨长肌、右侧股二头肌、右侧胫骨前肌;普通组受试者贡献率高低排序前三位依次是右侧胫骨前肌、左侧胫骨前肌、左侧股二头肌。(三)、高低水平两组受试者下肢肌肉表面肌电平均频率波动幅度不尽相同,其中普通组右侧股直肌、双侧胫骨前肌;高水平组右侧股二头肌、右侧胫骨前肌、右侧腓骨长肌的表面肌电平均频率下降较为明显。  研究结论:(一)、练习太极拳能够在水平面上进行较大幅度的动态平衡练习,同时引起下肢肌电明显变化,长期科学地练习太极拳可以锻炼下肢肌肉并加强膝关节稳定性,因此,太极拳可以作为练习者平衡训练的手段,对于水平面上的平衡性训练的效果较好。(二)、高水平组受试者和普通组受试者肌肉活动的差异较大。高水平运动员腓骨长肌贡献率最高,而普通组受试者胫骨前肌贡献率最高,高水平组受试者演练24式太极拳动作控制比普通组受试者好。(三)、练习24式太极拳可以发展腓骨长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的能力,轻柔缓慢的太极拳运动是良好的身体锻炼手段。(四)、下肢肌肉力量对下肢关节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下肢肌肉力量增强对膝关节起到加固作用,下肢肌力减小是破坏关节稳定性继而引起膝关节损伤风险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错误动作纠正是体育教学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不同的纠正阶段会影响新技能学习的进度。特别是在排球普修课教学中,学生对新技能的接触,难免会出现错误
当前广播电视领域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数字音频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是广播数字化的主流。如何实现从传统的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积极稳妥地加快广播数字
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水平与国际一流速度滑冰运动员水平相比整体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耐乳酸能力差、有氧基础低,造成比赛后程速度保持不住、降速。为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问题国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在不断实现机械化,机器视觉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国家对农业生产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实现农业自动化可以解放劳动力,为生产种植提供便利,相关人员也在不断地利用先进技术更新生产工具。
期刊
进入21世纪,各种各样的商业性赛事逐渐兴起,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现出日渐繁荣的发展趋势。体育舞蹈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体育舞蹈融体育、艺术于一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