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权限以及应用类别的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qide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操作系统作为智能手机的支撑平台也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Android作为一个开源的手机操作系统,成为继J2ME、Symbian以及VMMobile之后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随着Android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恶意软件的开发者将矛头直指Android操作系统,因此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样,针对Android恶意软件的检测和研究也就尤为重要。通常,恶意软件会访问一些敏感的权限,一旦用户授权成功,它们就会滥用这些权限在后台进行一些恶意行为,比如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通过发送短信息等方式消耗用户的资费,运行后台程序,占用手机内存,消耗手机资源等方式给用户带来各种危害。本文针对可能会给设备使用者带来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程序所属类别以及访问系统权限来检测恶意软件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应用程序安装时要申请的系统权限进行分析与归纳,发现恶意软件的不良申请权限,来遏制恶意程序的安装以及信息、窃取。Google Play根据Android程序的不同应用范畴,将程序划分成27个类别。由于同一类别的应用程序实现的功能相似,因此它们要访问的系统权限也是类似的。本文通过研究Android平台的权限安全机制,阐述了不同类别的应用程序具有不同的权限使用情况。通过采集不同应用类别的程序,把每一个应用程序抽象为一个含有特征值的多维向量,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多维向量进行训练,得出该类别应用程序的权限基本分布情况。分析每一个应用类别的权限使用情况,计算该类别应用程序的恶意阈值。检测恶意程序时,首先统计该应用程序的权限使用情况,根据该应用程序所属类别,计算该应用程序的恶意值,之后与该类别恶意阈值进行比较,判定应用程序是否为恶意应用程序,给用户提供建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权限以及应用类别的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恶意应用程序,防止用户信息泄露,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劳动关系呈现出契约化、多元化的特征。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在初次分配上基本没有话语权。因此,职工
自从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发明之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近几十年来,有机光学材料由于具有宽的响应波段、良好的柔韧性、高的光损伤阈值和较低的成本
<正>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第一卷中有“作”字及319个复词条,共15页,内容繁多,篇幅庞大,这是因为“作”的意思及用例既简单又复杂,有显著的特点。这类字、词在
<正> 《唐刺史考全编》(以下简称《全编》)是郁贤皓先生积十多年之努力编制的一部高质量的唐代文史工具书,为唐代历史和文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自其成书以来,由于各地唐
乡村是一个容自然、社会、经济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然即生存生活环境,属于客观物质层面;社会由人类认知和行为构成,属于主观意识层面;经济则是人与自然交互的方式,属于
部首法有据义定部与据形定部两种类型。据形定部现有两种方案,就是《部首查字法(草案)》和《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本文对这两种方案的立部与归部做了比较,认为可以以《部
目的明确不明原因发热(FUO)人群的病原学检查结果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306例FUO病例的临床资料,对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6例FUO病例中,感染性疾病202例(66.0%),为FUO的
目的建立火麻仁油中大麻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用Irregular-H-C18柱(250 mm&#215;4.6 mm,10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冰醋酸(64∶15∶21∶0.4),流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世界汽车数量大幅攀升,造成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为了减少能源和环境压力,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而作为
远程会议、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工作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生活的效率,远程视频传输系统作为核心技术因此而生。视频图像数据量巨大,有必要进行压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