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PARP-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以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o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通过催化腺苷二磷酸核糖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转移到受体蛋白,参与细胞DNA单链损伤的碱基切除修复通路(BER)。对于高度依赖碱基切除修复DNA损伤的肿瘤细胞,抑制PARP-1的活性已经成为一种肿瘤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1.2-硫代喹唑啉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抗肿瘤活性以及构效关系研究2-硫代喹唑啉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需要分为3步:首先,将苯胺衍生物与苯甲醛衍生物原料进行一步简单的还原胺化反应得到仲胺化合物;然后,苯甲酰氯与硫氰酸铵反应直接一步关环,形成2-硫代喹唑啉二酮母体结构;最后,与仲胺再进行一步简单的缩合反应即得到了目标化合物。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2-14、2-15、2-21和2-22显示出强抗肿瘤活性(IC50值分别是3.9、5.3、6.2和8.3nM),可以作为PARP-1抑制剂的候选化合物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其潜在的构效关系可总结为:(1).在化合物结构中的适当位置引入F原子,可以增强化合物活性,并且活性增强与F原子数量呈正相关;(2).化合物末端取代基的空间体积影响化合物的活性,其中为2-嘧啶基、环戊基甲酰基、环己基甲酰基和环丁基甲酰基时,活性最好;(3).用于调节化合物理化性质的哌嗪环比高哌嗪环更佳,此部分空间体积增大不利于活性的增强。2.1,3,5-三取代吡唑衍生物的制备新方法末端炔烃在亚铜盐的催化条件下,能够与取代芳基腙酰卤通过亲核取代及加成环化的串联反应生成1,3,5-三取代吡唑衍生物。采用易合成的芳基腙酰卤和末端炔烃作为起始原料,在45℃的加热条件下,以绿色溶剂乙腈和水作为反应介质,高产率的、区域专一性的生成1,3,5-三取代吡唑产物。而且该反应不受含活泼氢(羟基,羧基等)取代基的影响,可作为1,3,5-三取代吡唑类化合物的通用合成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无创呼吸机治疗组。两组患者
【摘要】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丰富、博大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为其自豪。传统的文化,与中华儿女的美德相融合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氖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让传统美德在21世纪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 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过渡金属化合物以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在光催化、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电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由此备受广大研究学者的青睐。
目前我国化学工业迅猛发展,各类化工园区建设方兴未艾,化工行业自身对于化工物流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然而与其他品类的物流运作相比,化工物流因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在物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