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助学金是国家为了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而设立的生活补助金,是为了达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目的。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中职学校的相关工作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中等职业的学生完成学业、教育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认真分析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对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非常必要。2007年5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按照这项政策,从2007年秋季开学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用于助学的投入预计将达到154亿左右,其中有82亿左右将用于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助学资金超过了164亿元,让90%的中职学生得到资助,为农村孩子和城市困难家庭的孩子读中职院校保驾护航。中职家庭困难学生助学政策的出台帮助家庭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学,接受好的职业教育,也将有力地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现有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还存在着资助制度覆盖不全面、资助面窄、资助强度低等问题。必须在公共财政体制目标下,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多种力量积极参与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评估现行贫困生资助体系运行效率,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切实解决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问题,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本文以包头市卫生学校为例对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给予了全面分析,系统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形成的背景及主要原因,着重总结了现有贫困生界定的方式,同时分析了我国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行资助体系,指出我国现行资助政策在资助模式、组织领导和实施主体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外高校助困工作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助困体系的参考性意见和建议。建立完善的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经济、创新扶贫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理论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各国也制定了很多相关的助学政策,尤其是美国,一直对教育非常重视,制定了很多灵活多变的政策,值得我们借鉴。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也先后出台了很多助学政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然而在政策的运用研究上,尤其是在政策对中职校的发展研究上研究的比较少,遂引发了笔者研究的兴趣。当然,笔者也清醒地认识到,本研究还有很多不足。本文的研究分析是从包头市卫生学校的现实情况展开的,虽然也在一些问题上结合了全国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地域基本情况差异较大,其它中职院校的一些资料数据缺乏,限制了本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有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