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预构皮瓣形成过程中植入血管的形态学转归过程及皮瓣的总体血运变化趋势,确定预构皮瓣的成熟时间,推测预构皮瓣的形成机理。临床上,研究应用颞浅血管植入颈部预构扩张皮瓣形成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方法的可行性,具体操作方法及手术效果评价。方法在实验方面分两部分,首先采用泛影葡胺血管造影X线摄影方法,动态观察植入血管转移后的形态学演变过程;另外应用组织学检查和体视学方法,动态观察预构皮瓣形成过程中皮瓣总体血运的变化趋势。临床方面应用颞浅血管束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颈部皮瓣下同时植入扩张器,经过预构皮瓣血运重建及皮肤扩张形成岛状扩张皮瓣修复大面积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对临床上完成的18例病例采用回顾性研究。结果1.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血管植入皮瓣后呈树状生长,血管化现象发生于植入血管束的远端,近端及主干无血管化现象发生。2.植入血管形态学演变在前3周较明显,3周以后变化不再明显。3.预构皮瓣形成过程中皮瓣血运经历由先减少到逐渐增加直至恢复原皮瓣血运的一个过程。4.临床上,完成18例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手术,其中早期有1例出现皮瓣挛缩,下睑外翻,1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其余16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经验,形成完善的手术方式。结论1.血管再生现象只发生于植入血管束的远端,近端及主干无再血管化现象发生。2.预构皮瓣成熟时间为血管植入术后3周。3.预构皮瓣总体血运由先减少后增加直至恢复原皮瓣血运大小提示预构皮瓣形成机制是由原皮瓣供血血管网被破坏,血流量减少,机体为维持内环境稳态,由植入血管作为优势血管形成新生血管网逐渐代替原皮瓣供血系统直至供需平衡的一个过程。4.临床应用18例验证预构方法可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并总结归纳出手术相关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具体手术操作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