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Mesh网络多路径路由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u716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网状网(Wireless Mesh Network,简称WMN)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网络。路由协议对无线Mesh网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路由协议一直是无线Mesh网的研究热点。而现有的按需路由协议大多数是基于单条路径,即根据一定的评判指标(时延、跳数等),选择一条最优的路径,由于节点移动性、节点失效以及无线信道的动态特征,单路径中的链路可能会临时失效从而导致路径不可达,而寻找替代路径的开销大,并且可能带来报文转发中的额外的时延以及分组投递率降低的问题。由于多路径路由协议在提高网络可靠性和容错性上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多路径路由协议。使用多路径的目的是为了向应用层提供更加可靠和健壮的端到端连接或者提供更高的带宽,从而减小系统的端到端时延和提高分组投递率,更好地支持包括实时业务在内的多种应用。DSR协议是一种典型的按需路由协议,基于DSR协议改进的多路径路由协议有很多,SIMR协议就是其中的一种,SIMR协议能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不相交路由,但是该协议发现不相交路由的能力有限。多路径路由协议中各条路由的相关性影响着协议的健壮性。本文在深入分析DSR协议和SIMR协议的特点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基于DSR协议的链路不相交多路径路由协议LDSR和基于DSR协议的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协议NDSR。仿真结果表明,在节点密度较稀疏且节点运动速度较快的网络中,与SIMR协议相比,LDSR协议能提高网络的分组投递率,减少端到端时延。在节点密度较大且节点运动速度较快的网络中,与SIMR协议相比,NDSR协议能提高网络的分组投递率,减少端到端时延。
其他文献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如何加强信息的保密性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混沌信号所固有
指纹识别在所有包含身份认证的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构建准确可靠、安全实用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一直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自动指纹识别的理论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