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政治与伦理的契合是西方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特性之一,对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研究需要沟通三者。本论文以人物为中心,以思想脉络发展为线索,以经济伦理问题为截面,着重考察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于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理清主要思想家对经济生活伦理认知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经济与伦理实现人性互动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依据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在人本与德性的回响交替中不断演绎和深化的主要特征,探寻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与中国现实相契合的成分和维度,展现其作为经济伦理思想理论渊源的重要价值,从而揭示其当代启示。从内容上,本文将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划分为财富观、分工论、幸福观、公正观四部分,围绕着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人本与德性的特征逐次展开,最后总结分析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于我国经济伦理建设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导言:强调了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地位;对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说明;对经济伦理概念做出解析。第一章“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概况”:依据对古希腊经济生活简况的考察,对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做出概略。第二章“财富观”:财富问题是经济伦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古希腊时期的经济伦理研究以人的需求作为评价与衡量的主要尺度。从荷马时代的财富占有到赫西俄德的市场与经济;从梭伦的财富正当到色诺芬主体需要的财富;从柏拉图乌托邦式的财产共享到亚里士多德重视财富的自然增殖;都充分体现出古希腊时期“人是万物尺度”的思想内涵。第三章“分工论”:古希腊时期在分工的问题上重视了人的特性与身心发展。荷马史诗中揭示了体脑的分工;色诺芬则从家庭合作者的角度来探讨分工的收益;柏拉图从人性的等级差别划分分工的地位并论述其城邦的正义;亚里士多德则从共同利益的角度来阐述其天然公正的分工。第四章:“幸福观”:古希腊时期倡导的是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幸福观。色诺芬的幸福观建立在农业与美德的关系上;柏拉图试图从理想共同体出发来实现阶级的修正从而达到自由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强调合乎德性的完满,从最高的善来揭示经济生活中如何实现幸福;伊壁鸠鲁则从生存的目的论述如何通过平静与安全实现生活的幸福。第五章:“公正观”:古希腊时期在对公正的考察上坚持以人本和德性为出发点。毕达哥拉斯坚持自己数量癖好的同时向我们揭示了经济生活中的共依共处,实现完满和谐;德谟克利特从同胞的角度来阐发其公平与互助思想;色诺芬从外贸公正的角度呼吁要给外国商人以国民待遇;柏拉图通过构建其和谐社会秩序来实现公正的统治;亚里士多德运用几何的比例论述其中庸原则,提出了要实现分配性公正、补偿性公正和交换中公正。第六章:“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人本主义关怀和德性主义立场加之其直观的质朴性是这一时期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研究这一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当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