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上海城市人为灾害空间分布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特大型城市,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对充满机遇而又富有挑战的21世纪,上海确定了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样的发展使命也就决定了上海城市主要功能的正常稳定发挥对全国各行各业的稳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上海而言,各类灾害所能产生的最普遍的威胁,莫过于对城市功能正常发挥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本文就对上海城市功能正常发挥构成威胁且可以抵御的人为灾害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区域为上海市核心区与边缘区,约占整个上海总面积的16%。包含整个杨浦区、闸北区、虹口区、普陀区、长宁区、静安区、卢湾区、徐汇区、黄浦区,以及宝山区、嘉定区、闵行区、南汇区、浦东新区5个区的部分城镇(街道),共计包含146个城镇(街道),是上海人口密度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针对上海城市人为灾害这一热点研究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借鉴国际灾难数据库及上海城市灾害的历史研究方法,收集了2000年至2006年7年间上海城市人为灾害数据;(2)通过ArcGIS平台使用地理编码功能对灾害数据进行空间定位;(3)使用ArcGIS中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t)模块绘制上海城市人为灾害发生密度图,划分并确定出上海城市人为灾害高发区及高发区的集中分布区;(4)分析并总结了高发区集中分布区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灾害发生的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高发区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建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上海市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划分出7种类型36个灾害高发区,这些高发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区域集中性,包含5个灾害高发区的集中分布区。(2)由于各高发区集中分布区所处空间区域特征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灾害特征。对各个灾害高发区集中分布区的环境因素特征与灾害类型、发生状况的分析比较后发现,上海城市人为灾害高发区的发生机制与灾害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分形理论的不断发展,分形思想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分形理论在地学领域,为许多难以用传统几何形式表达的自然形体及地貌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
土地和劳动力是财富创造的两大基本要素,中国农村中可耕地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农业劳动力数量却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土地资源短缺和农业劳动力过剩这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本文利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数理统计法、模型估算法和区域对比分析法等,对四川省蒲江县和盐亭县近30年(1983~2012)来的
文化旅游是21世纪世界五大时尚旅游之一,是目前区域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宁夏旅游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区域文化旅游的整合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宁夏长城文化是宁夏多元
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城市化进入快车道以来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问题对人身健康带来的直接后果已经显现。城市病久久难以解决,必将进一步对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可持续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