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脂性状与胴体品质候选基因表达、多态检测及其相关性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icolask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美系大白猪和安徽地方猪种圩猪作为瘦肉型和脂肪型猪对照对比模型,研究对比猪种间血脂性状、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差异;选取血液胆固醇代谢途径中重要的功能基因:载脂蛋白(APOE)基因、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APOE、CETP和HMGCR基因部分区段的遗传变异,运用SPSS软件最小二乘分析法检测该遗传变异与血脂性状的相关性,检测突变位点对候选基因在肌肉和肝脏组织表达的遗传效应;并运用SPSS软件GLM程序比较分析肝脏和背最长肌APOE、CETP和HMGCR mRNA的表达水平与猪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以期筛选出重要的功能性多态位点作为新的遗传分子标记,以探讨利用该候选基因作为分子标记运用于猪遗传育种的可行性,为安徽地方猪种血脂及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根据。实验结果如下:(1)圩猪和大白猪的血脂、胴体、肉质性状的比较中,TC、TG、HDL-C、LDL-C、背膘厚、背最长肌肌肉胆固醇含量、IMF、肌内脂肪酸中硬脂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十六碳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亚油酸含量是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圩猪血脂、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血脂性状之间显著正相关,血脂性状与胴体、肉质性状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但与肌肉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大白猪血脂、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血脂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血脂性状与胴体、肉质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与肌肉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2)圩猪APOE、CETP和HMGCR基因在心脏等不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肝脏表达量最高,且背最长肌和背脂中均有较高程度的表达。(3)圩猪、安庆六白和大白猪APOE基因上没有检测到突变;圩猪、安庆六白和大白猪CETP基因第1内含子853碱基处发生G→T的突变位点(g.853 G>T),在858碱基处存在T→C的突变位点(g.858 T>C);圩猪、安庆六白和大白猪HMGCR基因在第1内含子6380碱基处存在A→C的突变位点(g.6380 A>C);在第4内含子8409碱基处存在A→G的突变位点(g.8409 A>G);在第11外显子14295碱基处存在T→C的错义突变位点(g.14295 T>C),该核苷酸位点的突变引起氨基酸从甲硫氨酸转变为苏氨酸;在第18内含子20060碱基处存在C→T的突变位点(g.20060 C>T);在第19外显子20529碱基处存在G→A的同义突变位点(g.20529 G>A)。通过酶切还发现在第9外显子上存在A→G的同义突变位点(c.807A>G)。圩猪和大白猪中CETP基因两个突变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个体中,TC、HDL-C和LDL-C含量差异显著,TG含量差异不显著;圩猪和大白猪中HMGCR基因上3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突变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个体中,TC、HDL-C和LDL-C含量差异显著,TG含量差异不显著。且HMGCR基因mRNA在c.807A>G不同基因型个体上的肝脏和肌肉表达也差异显著。(4)圩猪肝脏APOE、CETP mRNA表达量与背膘厚显著负相关,CETP mRNA表达量与背最长肌肌肉脂肪酸中的硬脂酸含量显著正相关,HMGCR基因表达与背膘厚显著正相关,与肌肉脂肪酸中的硬脂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圩猪背最长肌APOE、CETP、HMGCR mRNA表达量与背膘厚、肌肉胆固醇、肌内脂肪、肌内脂肪酸中的十六碳烯酸和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肌肉脂肪酸中的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提示:猪血脂代谢与体内脂肪沉积密切相关,猪血脂性状的高低影响到肌内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胆固醇组成,对猪肉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CETP基因g.853G>T和g.858 T>C可以作为猪血脂性状候选基因遗传标记;HMGCR基因g.14295 T>C、g.20060 C>T、g.20529 G>A和c.807A>G可以作为猪血脂性状候选基因遗传标记。猪血脂代谢候选功能基因可能在血脂性状和胴体、肉质性状相互影响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2016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行三维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结果: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不稳定骨折
超声因具有可视性、可重复性、以及无创等特点,为临床麻醉提供了安全快捷的技术保障以及精确的数据,对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保证与提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超声引导下的髂筋膜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疗养院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疗养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术的90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行肋间神经
目的:针对P D C A循环管理在泌尿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取的2015年5月-2016年5月手指的泌尿外科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在未开展PDCA循环管理之前或者
探讨婴儿与儿童的药物治疗.对药物选择使用药物制剂种类和采用给药方式,给药时间、剂量及服药依从性与病人教育进行分析.根据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和临床个体反应状况加以调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98例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