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性是人类的重要属性,人们的生存发展往往离不开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因此有效应对他人的社会反馈、构建并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对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至关重要。大量临床研究同时显示,社会功能紊乱是包括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精神疾病在内的重要临床症状。因此,通过深入研究人类处理他人社会反馈信号的心理机制,对于治疗这些精神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神级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一种广泛分泌于下丘脑等若干脑区的神经肽荷尔蒙--催产素,在动物的社会繁殖行为中扮演重要的亲社会作用,例如通过抚摸等形式促进母子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维护。受此启发,过去十年间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测催产素对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否具有相似的调节功能。许多初始研究表明催产素可以显著促进人类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例如能增强被试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然而,最近几年陆续有研究发现催产素也能增强人类的反社会行为,例如增强对他人的暴力行为。因此,这些看似矛盾的结果促使我们通过比较催产素对被试接受社会奖赏与社会惩罚信号的调节效应,来进一步证实催产素对正性社会刺激与负性社会刺激的影响是否遵循类似的机制。另外,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使用面孔图片作为探测催产素调节社会反馈信号的刺激材料,然而鉴于社会互动情境的多样性,社会互动的反馈信号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因此我们首次比较催产素对于图片型社会反馈与文字型社会反馈是否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测催产素对反馈信号的调节效应受到反馈信号强度的区分。实验结果表明,催产素不仅促使个体对社会奖赏信号赋予更强的奖励属性,同时对社会惩罚信号赋予更强的惩罚属性,从而进一步证实社会信号显著理论是催产素调节社会信息处理的重要作用机制,其调节效应取决于特定的社会情境。此外,有关催产素调节被试处理带有情绪色彩的文字型负面反馈的结果表明,一方面明显的情绪是社会信号显著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一方面也显示了被试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其社会认知的重要潜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