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和新兴工业省份,近年来,河南省的能源消费量以及相关的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快速增长,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受环境和能源的约束不断加剧,研究和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费和相关排放,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已成为河南省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本地特征入手,对影响河南省能源消费和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和主要部门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控制河南省能源消费和相关排放的措施和对策。 本文首先采用结构分解分析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生产和最终需求两个视角将河南省由化石能源消费所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分解到不同的因素,并选择影响最显著的能源效率和燃煤火电行业进行针对性研究。然后,在考虑非能源投入的情况下,以中部地区为参照,分析了河南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排污费和居民健康效益,本文采用了经过拓展的节能供给曲线方法分析了河南省燃煤火电行业的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以及相关的环境效益。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得到如下结果:就河南省由化石能源消费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变化而言,从生产视角来看,需求总量是引起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的下降是抵消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能源结构的变化仅仅引起了很小的排放变化。而从最终需求的视角来看,出口,尤其是高耗能部门的出口,是引起河南省二氧化碳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抵消河南省排放增长最主要的需求门类是进口。而从部门来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是对河南省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贡献最大的子部门。就能源效率的变化来看,由于技术不效率的因素,导致了河南省以及其所辖的大部分地市的相对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均较低。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以人均GDP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指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符合S型库茨涅茨曲线,其原因主要是地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变化和投入资源的过度集中。此外,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和开放程度三个因素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负相关。而技术创新指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符合 N型库茨涅茨曲线,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两种相反的作用则被认为是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就河南省燃煤火电行业来看,通过采用相应的节能技术后,2020年时,河南省燃煤火电行业在EEME(Energy Efficiency and Meeting Emission Standard)情景和USCT(Upgrading Standards and Carbon Trading)情景下可以分别实现3.3和3.5%的节能量和二氧化碳减排量。同时EEME情景和USCT情景下可以分别实现75和86%的大气污染物减排,并带来15和24亿美元的健康净效益,以及2.0和2.3亿美元的排污费减少。而引入排污费和健康效益后,在EEME情景和USCT情景下,燃煤火电行业节能技术的节能成本可以分别减少0.56和0.29 USD/GJ,其中排污费的贡献仅占了3%。基于上述的研究结果,就控制河南省控制能源消费和相关排放,本文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包括了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资源分配以及采取更严格的排放控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