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增长进入结构性减速的新常态,长三角地区正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整合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竞争,改善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使用效率,从而促使科技创新投入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成为该地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创新效率水平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关键因素,从而探究提升各城市乃至长三角地区整体创新效率的路径,对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效率及创新能力,引领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创新型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创新效率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测度长三角城市群25城市的创新效率为起点,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各城市创新效率在2007-2014年的变化情况和城市间差异,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创新效率均有提升,且浙江省和安徽省部分城市的创新效率增长较快,江苏省大部分城市和上海市的创新效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空间计量模型以进一步探究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创新环境各要素、产学研政金各主体联结因素以及创新空间外溢效应都对区域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确实存在创新外溢效应,即本地的创新效率的增长会促进其他邻近城市的创新效率的提升。本地的劳动力素质、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均对本地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同时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对本地和其他邻近城市的创新效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长三角城市群可通过制定政策以改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大政府支持,增长城市间创新合作交流和扩大对外贸易等,从而促进该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