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iopoietin-2与中国出血性脑卒中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aku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Angiopoietin-2在中国出血性脑卒中人群中的功能研究—噬菌体抗体的构建和单核苷酸多态分析 脑卒中是中国首位致残和次位致死病因,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出血性脑卒中约占中国人群发病的21%~48%,是高加索人群的2~3倍。这种种族发病率的差异,提示疾病发生机理可能不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理未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血管先天发育异常、中毒、感染等均直接或间接促进了此病的发生和发展,而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壁功能不全是脑卒中发病的基础。“损伤反应学说”提示,各种危险因素诱发的内皮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内膜损伤的基础。因此,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研究,将有助于最终阐明AS发生的机制。Angiopoietin-2(Ang2)是最新克隆的一类血管内皮细胞特异的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配体Angiopoietin(Ang)中,唯一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长因子,能竞争性地阻断angiopoietin-1(Ang1)与Tie2的结合而使血管内皮细胞处于不稳定状态。在VEGF的协调作用下,Ang2促进原始血管网络进入重塑过程,最终形成功能完善的血管。Ang2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早期血管发生不受影响,但进入成熟期后,由于失去Ang2的整合稳定作用,血管壁完整性遭到破坏,通透性增加,表现为水肿、出血而死亡。在自发性高血压性脑卒中易患大鼠(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SP)和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中,均可见Ang2表达明显升高,出现水肿、出血和血管新生等病理变化。上述试验证据表明,Ang2在维持血管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Ang2功能异常引起的血管壁功能不全,可能是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理之一。 抗血管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在血管增生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鉴于Ang2在血管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了鼠抗人Ang2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v against human Ang2,scFv-Ang2),以期用作载体,研究Ang2在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或者作为中和抗体或药物载体,阻断Ang2自身或者与之相互作用的其他因子介导的血管新生,从而为血管
其他文献
在过继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AT-EAN)中 IL-12和IL-18的免疫发病机制和协同机制的研究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
第一节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适用于重症肌无力临床治疗学研究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 方法 合成电鳗乙酰胆碱受体a亚
前言 Survivin是凋亡抑制因子蛋白(IAP)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其N端仅包含一段单一的杆状病毒IAP重复区序列(BIR)而C端无RING指状结构。Survivin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表达而在成
在“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中,周作人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一面已得到较为广泛的承认,但其思想中的另一面仍未得到足够重视。自1935年始,周作人猛烈地攻击宋学,同时将一批清代的儒者
预算报告是政府展示收支计划的重要手段,而规范的文本范式能够传递出更全面的预算信息。本文基于对中央政府预算报告文本和省级政府预算报告文本的分析,讨论了我国政府预算报
对物的观察与研究一直是人类学的重点。人类学通过分析物讨论人们的行为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结构等。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人类学面临着更大的困境与挑战,而对物的研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