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英语教师素质调查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190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世界范围内外交、国际贸易、信息产业、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言。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英语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对英语教育有着很大需求。教师是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有关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研究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本研究即旨在探讨中国民族高校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一些特殊素质。 本研究选取教师素质的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1)受试的基本情况;2)学科教学情况;3)科研情况;4)外语教学观;5)教师学习与发展。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涵盖了教师素质的各个方面。本研究对向受试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不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法,而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法,但是使用交际法这一国际上流行的外语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教师不到50%。另外,多数教师认为听说能力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这也表明教师的外语教学观念不存在大的问题。然而,教师的所知和所为并不一定一致。科研方面,尽管教师整体科研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是和国内其他高校相比差距很大,教师科研兴趣偏低,有分量的科研成果较少,50%以上的教师把缺少时间和文献资料当成影响科研的最大问题,而实际上不少教师能克服时间和资料问题,做出有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许多教师没有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取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的一大障碍。 调查结果说明,教师的工作大致令人满意,但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未来还有许多需要克服改进之处。针对上述分析,本研究对教师队伍建设及其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启示。
其他文献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国内的二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或善学者所使用的策略,也有少数研究致力于一般
本文试图以存在主义理论来分析《雨王汉德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章:对前人关于索尔·贝娄和《雨王汉德森》的评论以及存在主义哲学对贝娄的影响进行了简要论述;第二章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横跨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的英国小说家、诗人,为英国文学史作出了突出贡献。《还乡》(The Return of The Naive)作为其代表作
翻译不是无源之水,也非无本之木,翻译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文化中发挥着作用。本篇论文尝试从文化角度论述译者的主体性,着重强调了译者主体性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