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曝言》意象研究——以“太阳”、“水”与“梦”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敬渠所著《野叟曝言》是一部内容与风格都极为独特的长篇章回小说,它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许多独到之处,使之成为令人瞩目的别具一格的作品。但遗憾的是由于本书长期被禁,因此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以此而来的专论《野叟曝言》文本的文章却寥寥无几,而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夏敬渠生平及创作研究;《野叟曝言》思想、艺术及改编研究;人物形象、叙事及版本。  在对《野叟曝言》的研究中,对于意象及符号表现的文化内涵涉及很少。对本书意象研究比较深入的有黄燕梅刊载于《文学遗产》1997年第2期的论文——《文明时代新的英雄神话》。黄燕梅认为:“《野叟曝言》是一个梦幻型作品,作者的潜意识具有比任何一部现实型作品都更集中、更直露的表现。”黄的文章深入探讨了作品的“英雄神话”结构模式,以及书中神话意象和巫术思维的反复出现,指出这是文学史上一种十分罕见的现象,即原生态神话在文明时代的复活。  本论文以太阳、水与梦为例,初步揭示该书意象之丰富、复杂与深刻等,以期推进本书研究的深入,开拓明清小说意象研究的新领域。本文总体设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绪论、正文、结论;  正文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野叟曝言》中的“太阳”意象  在作者的笔下,“太阳”意象集中复现,主人公文白的出生命名以及居所都与“太阳”意象密切相关,突显主人公文素臣的太阳象征身份。这种对于“太阳”意象的执着书写突破以往文学负阴尚柔的传统,表现对温暖光明理想的追求和对太阳式非凡人格的企慕。《野叟曝言》不吝笔墨和歌喉地进行太阳礼赞,不断重现的“死亡---复活”情节,是与作者夏敬渠的自我期许密切相关的。在封建王朝江河日下的时代,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夏敬渠构建无所不能的太阳化身文白,试图以幻想的心理防御机制,给予自己心理上的“代偿”。  第二章《野叟曝言》中的“水”意象  《野叟曝言》中以“日”为文素臣的象征,而水夫人作为文素臣的母亲意义如水。水夫人不仅姓水、生年属水,而且具备“圣人之化世”的儒家道德和达于事理,周流无滞的儒家智慧。作者借助水夫人的形象来阐释自己的理想,表达儒家知识分子处世哲学的核心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日浴于水,受水的润育,所以作为文素臣的母亲,水夫人之“水”正是配合于其子素臣之为“日”。将文白如日之升功业,归功发轫于水夫人。  第三章《野叟曝言》中的“梦”意象  《野叟曝言》中充斥着一系列复合的梦与交织的幻觉,可以看出作者明确地有意识以梦幻之笔叙事。这既是对叙事文学传统写梦叙述模式的继承,也是作者内心渴望的体现。在作者对梦的执着书写中,既有构置情节、人物描写这样文本表现意义的梦,也有意味复杂而寓意深刻的梦。其中围绕着文白及其家人的出生有大量的异兆之梦,反应了作者内心的渴望。整部作品以梦写梦,反映了作者的心灵虚幻与精神自慰。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系统总结。  总而言之,《野叟曝言》中对太阳、水与梦意象的系统构建,是与作者夏敬渠的内在心理密切相关的。太阳化身文素臣是夏敬渠笔下的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也是作者的超我代言人。书中以“日”为文素臣的象征,而水夫人作为文素臣的母亲意义如水,具备儒家最高的道德和智慧。作者对梦的执着书写反应了内心的渴望,整部作品,可以说是作者借主人公文白之身做了个实现自我理想的“白日梦”。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及方法考查十三冶社区平翘舌使用状况,分析平翘舌使用的特征以及影响其变异的相关因素,进而得出十三冶社区居民对于平翘舌使用的演变过程以及趋势。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称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这也是他对自己诗学思想的精心提炼。  “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艺术
后宫剧自产生之日起,就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相关热议和研究持续至今。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甄嬛传》更是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紧凑的故事情节、批判性的主题风格以及精
来自北国边陲的女作家迟子建以独特的创作个性和人格魅力著称于当代文坛。缘于对辽阔的北国大地的深沉挚爱,她的小说创作始终聚焦于故乡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普通民众的
摘 要 物理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展示物理的科学美,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求知欲望 物理情景 实验探索 物理科学美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
文章介绍了目前富士电机公司在逆变器与伺服系统研制方面的状况.提出了逆变器与伺服系统上一些实用控制技术.制订了今后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