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敬渠所著《野叟曝言》是一部内容与风格都极为独特的长篇章回小说,它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许多独到之处,使之成为令人瞩目的别具一格的作品。但遗憾的是由于本书长期被禁,因此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以此而来的专论《野叟曝言》文本的文章却寥寥无几,而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夏敬渠生平及创作研究;《野叟曝言》思想、艺术及改编研究;人物形象、叙事及版本。 在对《野叟曝言》的研究中,对于意象及符号表现的文化内涵涉及很少。对本书意象研究比较深入的有黄燕梅刊载于《文学遗产》1997年第2期的论文——《文明时代新的英雄神话》。黄燕梅认为:“《野叟曝言》是一个梦幻型作品,作者的潜意识具有比任何一部现实型作品都更集中、更直露的表现。”黄的文章深入探讨了作品的“英雄神话”结构模式,以及书中神话意象和巫术思维的反复出现,指出这是文学史上一种十分罕见的现象,即原生态神话在文明时代的复活。 本论文以太阳、水与梦为例,初步揭示该书意象之丰富、复杂与深刻等,以期推进本书研究的深入,开拓明清小说意象研究的新领域。本文总体设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绪论、正文、结论; 正文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野叟曝言》中的“太阳”意象 在作者的笔下,“太阳”意象集中复现,主人公文白的出生命名以及居所都与“太阳”意象密切相关,突显主人公文素臣的太阳象征身份。这种对于“太阳”意象的执着书写突破以往文学负阴尚柔的传统,表现对温暖光明理想的追求和对太阳式非凡人格的企慕。《野叟曝言》不吝笔墨和歌喉地进行太阳礼赞,不断重现的“死亡---复活”情节,是与作者夏敬渠的自我期许密切相关的。在封建王朝江河日下的时代,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夏敬渠构建无所不能的太阳化身文白,试图以幻想的心理防御机制,给予自己心理上的“代偿”。 第二章《野叟曝言》中的“水”意象 《野叟曝言》中以“日”为文素臣的象征,而水夫人作为文素臣的母亲意义如水。水夫人不仅姓水、生年属水,而且具备“圣人之化世”的儒家道德和达于事理,周流无滞的儒家智慧。作者借助水夫人的形象来阐释自己的理想,表达儒家知识分子处世哲学的核心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日浴于水,受水的润育,所以作为文素臣的母亲,水夫人之“水”正是配合于其子素臣之为“日”。将文白如日之升功业,归功发轫于水夫人。 第三章《野叟曝言》中的“梦”意象 《野叟曝言》中充斥着一系列复合的梦与交织的幻觉,可以看出作者明确地有意识以梦幻之笔叙事。这既是对叙事文学传统写梦叙述模式的继承,也是作者内心渴望的体现。在作者对梦的执着书写中,既有构置情节、人物描写这样文本表现意义的梦,也有意味复杂而寓意深刻的梦。其中围绕着文白及其家人的出生有大量的异兆之梦,反应了作者内心的渴望。整部作品以梦写梦,反映了作者的心灵虚幻与精神自慰。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系统总结。 总而言之,《野叟曝言》中对太阳、水与梦意象的系统构建,是与作者夏敬渠的内在心理密切相关的。太阳化身文素臣是夏敬渠笔下的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也是作者的超我代言人。书中以“日”为文素臣的象征,而水夫人作为文素臣的母亲意义如水,具备儒家最高的道德和智慧。作者对梦的执着书写反应了内心的渴望,整部作品,可以说是作者借主人公文白之身做了个实现自我理想的“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