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海水浸泡爆炸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二)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临床已证实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各类复杂创面的治疗都疗效显著,但该技术用于海水浸泡爆炸伤创面的治疗目前还未见报道,对这种创面负压值的选择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的:动态观察不同负压下,VSD对海水浸泡爆炸伤创面愈合率的影响,以及在创面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透明质酸及其受体CD44的表达情况,部分阐明VSD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进而摸索VSD在海水浸泡爆炸伤创面治疗的最适负压值。方法:选实验用纯种小型猪(中国1号)5头,雌雄不限,体重25Kg左右。采用西安213研究所研制的电雷管建立爆炸伤动物模型,在每头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各造成1个爆炸伤创面,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换药)和实验组(经VSD治疗,负压分别为120、180、240mmHg)。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及异物,将创面置于10℃海水浸泡1h,然后迅速复温。持续负压吸引,于伤后第0、1、3、5、7、9、16、23、30、58天比较不同负压下创面愈合能力、透明质酸(HA)和CD44的合成以及巨噬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1.实验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120mmHg负压下创面上皮移行最快,创面愈合率增高最明显(图13)。第23天时,120、180、240mmHg负压下创面平均愈合率分别为70.12±6.64%、61.01±6.63%、55.18±6.63%,而对照组仅为45.20±8.19%。在治疗后的第3、5、7、9天,不同负压下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实验组的创面巨噬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以240mmHg负压下的巨噬细胞数量最多,图15),第5天的巨噬细胞计数最显著,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5天达峰值后均呈下降趋势,负压值与创面中巨噬细胞数量呈正相关。3.在海水浸泡爆炸伤创面中,VSD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透明质酸含量均较低,VSD治疗后随时间延长透明质酸水平呈波动性升高。第5天达高峰后呈波动性下降趋势(治疗后的第5、9天两组透明质酸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120mmHg和180mmHg负压组增高显著(P<0.05)。4.CD44在海水浸泡爆炸伤的创缘全层皮肤组织中表达,实验组和对照组都于VSD治疗第3天表达最明显,第5~9天后下降,但表达程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以120mmHg负压组最为明显。结论:1.VSD能显著提高海水浸泡爆炸创面伤的创面愈合能力。2.VSD能显著增加海水浸泡爆炸伤创面巨噬细胞的数量。3.VSD能提高海水浸泡爆炸伤创面中透明质酸的含量,从第5天后,随着时间延长出现一种双向调节的趋势。4.VSD可促进CD44在海水浸泡爆炸伤创面组织中的表达。5.120mmHg负压可能是应用VSD治疗海水浸泡爆炸伤创面的最适负压值。
其他文献
1998年以后,APEC框架下的次区域贸易安排发展迅速,而APEC进程本身却相对迟缓,引发了人们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关注.本文全面分析了亚太地区双边和诸边自由贸易协定(FTAs)的基本格
<正>城乡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也是一项综合协调各类资源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像新疆这样历史文化名城对国土资源和各类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
随着cDNA微阵列等生物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产生了大量丰富的生物信息资源,海量生物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是当前生物学研究面临的瓶颈问题,相对于其他查询与搜索工具,由本体论发展而来
以1台卧式加工中心的改造为例,叙述了SINUMERIK 840Dsl数控系统多种数控功能的应用开发技术,包括系统配置与连接、TRANSLINE、刀具管理、IPM刀具监控系统开发等。
螺旋测微器是精密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在工业零部件生产规格等测定中有广泛的应用。由于结构和原理较为复杂,读数方法别致,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便成了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
传统工艺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始终都是文化强国道路上的重点和热点。文化市场的形成与成长是影响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背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对各类创面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在海水浸泡爆炸伤创面领域的应用目前尚未有报道,有关此类创面治疗负压值
伴随慢性病管理研究的发展,健康素养对于健康的作用日益显著。国外对于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的研究较丰富,国内研究却比较局限。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
中國的典籍翻譯在新形勢下取得豐碩成果,典籍英譯成爲一門顯學,促成這一重大轉變的是三位典籍英譯大家:楊憲益、許淵衝和汪榕培。本文利用圖書數據庫讀秀和論文數據庫中國知
<正>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据我认识的几个可以信赖的人说,他从小就这样。在我的印象中,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也许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亲,而不是父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