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水稻条纹病毒的人工miRNA设计与应用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ma7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最重要的水稻病毒病之一,给我国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创制高抗RSV的水稻新种质,本研究首先根据天然microRNA (miRNA)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原理,针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基因组设计了人工miRNA(artificial microRNA, amiRNA),同时克隆了miRNA528基因的前体(pre-miRNA)。应用重叠PCR (over-lapping)技术并以这个水稻天然miRNA前体作为骨架,构建2个水稻转化载体(pAmiR-1和pAmiR-2),其中载体pAmiR-1是针对RSV p3基因;载体pAmiR-2是针对RSV pc3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2个人工miRNA表达载体导入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分子鉴定表明共获得219株转基因水稻植株。利用携带RSV的介体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对部分转基因株系进行抗病毒鉴定,结果表明共有22个转基因水稻株系表现为高抗。进一步通过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分析表明所设计构建的人工miRNA高效大量表达。
其他文献
分子电子学旨在利用单个或少数几个分子为基础电学元器件,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组装集成电路。在纳米尺度实现单个分子的精准电学表征是该领域研究的先决条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基于机械可控裂结技术(Mechanically Controllable Break Junction,MCBJ)和扫描隧穿裂结技术(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Break Junction,STM-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