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分析印刷墨斑和纸张匀度,构建了印刷墨斑和纸张匀度的评价模型。纸张匀度和印刷墨斑是影响印刷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均是从均匀性的角度出发,印刷墨斑反映了油墨的不均匀性,纸张匀度则反映了纸张的匀度信息。实际上,在造纸、印刷工业中,大多数论文都写了关于印刷墨斑和纸张匀度机理、起因以及解决办法,本课题主要是提供评价印刷墨斑和纸张匀度的数学模型,更加精确的定义了印刷墨斑和纸张匀度,为改善印刷墨斑和纸张匀度提供了指导意见。课题采用传统方法、小波去噪理论、小波细节能量理论以及小波去噪和梯度法构建评价印刷墨斑的数学模型,并与人眼视觉评价体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这些结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发现:本课题所构建印刷墨斑的数学模型均优于传统方法构建印刷墨斑的数学模型。其中,基于小波去噪理论构建印刷墨斑的数学模型在处理四种纸张时,新闻纸的处理结果最优,其次是喷墨纸,铜版纸处理的结果最差。新闻纸和喷墨纸的最优参数是1级~3级,双胶纸为3级~4级,铜版纸则只能选择1级;基于小波细节能量理论构建印刷墨斑的数学模型,喷墨纸处理的结果最优,依旧是铜版纸处理的结果最差,新闻纸的最优参数为3级~7级,喷墨纸、双胶纸和铜版纸的最优参数为4级~7级,与人眼视觉评价体系的相关系数大于0.78;对双胶纸应用小波去噪和梯度法构建印刷墨斑的数学模型,其最优的分解级数为1级~4级,与人眼视觉评价的结果大于0.8,处理结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小波去噪理论和小波细节能量理论构建印刷墨斑的数学模型。另外,对于纸张匀度的处理,采用相同的思路,利用标准匀度指数、梯度法、Jordan比周长及傅里叶变换和梯度法结合构建纸张匀度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对这些模型进行实现,最后采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这些结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发现:基于傅里叶变换和梯度法构建纸张匀度的数学模型优于传统方法构建纸张匀度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