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多重语言交际的自然产物,语码转换近年来成为来自各个方向和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语码转换在双语课堂中的应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初步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应用,这一类学校在我国高等院校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这类外语课堂进行研究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为了丰富高职高专院校关于中英文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探索了教师在这些院校所使用语码转换的特征。同时由于这些院校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其他大学比较相对偏低,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建立在适应学生英语基础的基础上,这也就成为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项研究力图找出教师的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语言选择的特征,描述教师在英语课堂的语言实践,展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频率、数量、种类及其产生的动机。
本研究采用定量及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Jef 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的基础上,运用于国栋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式深入分析教师的中英文语码转换。通过对山东英才学院15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和对五位教师的课堂观察详细分析该学院英语教师中英文语码转换的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教学目标通常会采用语码转换的方法做出动态的语言选择,这种选择是教师对语言现实的顺应,对传统教材的顺应,对学生英语水平和对教师心理动机的顺应。同时间卷结果也表明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语码转换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受到大部分师生的赞同。相信目前的研究将对未来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非英语专业教学产生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