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领导是一种在新的课程管理理念指导之下出现的多层次的活动形式。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要求,我国的课程领导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每个层次的课程领导发挥的作用与承担的职责不尽相同,但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层面的课程领导是国家课程领导和地方课程领导的落脚点和归宿。本研究所探讨的课程领导是学校层面的课程领导。课程领导不仅以课程理论作为其建树基础,更吸纳了领导理论的理念精华。摒弃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之下的的监控与命令下达,学校课程领导倡导在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之下的多元主体参与,强调参与者的主人翁意识,重视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主张通过组建民主、合作、开放的团队共同解决课程问题,促进课程发展。但在具体的学校课程领导实践过程中,各主体在参与学校课程领导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更影响课程的有效实施与发展,值得教育研究者对其进行探索。这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对学校课程领导的相关理论做一概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运用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了各课程利益相关者在学校课程领导过程中的交往现状,并对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探究与反思,进而提出改进策略——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为课程领导发展新思路贡献微薄之力。本研究由导论和正文的五个章节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意义。第一章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对本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包括课程领导、课程领导共同体;其次是对相关概念的辨析,包括领导与管理、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课程领导与教学领导。第二章是学校课程领导模式探讨及发展新趋向。梳理并分析外国和中国的学校课程领导模式,得出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向,即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从观念、技术、资源、文化四个层面对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交往现状做一呈现,并分析此现状出现的原因。第四章主要针对上文归纳出的现状问题,对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建设的几点策略,主要有加深学校课程领导的意义理解,唤醒课程主体参与意识;提升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的素质和能力,赋予各主体相应权力和职责;构建多元主体的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创设参与课程领导条件;构建学习型学校文化,营造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