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ZT薄膜铁电隧穿结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uchao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存储器件性能要求的提高,Flash闪存技术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铁电存储器因为具备更高的存储密度,更低的能耗,更快的读写速度受到广泛关注。可是目前已经市场化的铁电存储器为电容式,它是通过铁电薄膜极化翻转时电容的改变来实现数据的读写,对数据具有破坏性,发展研究受到限制。铁电隧穿结存储器作为铁电存储器的分支,由于它可以实现数据的非破坏性读出且当铁电势垒层的极化性能很弱时,依然可以工作,增强了器件的使用周期,形成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本论文采用钙钛矿结构的PZT铁电薄膜作为铁电势垒层,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分别在(001)Sr TiO3(STO)衬底和(001)Nb:Sr TiO3(NSTO)衬底上沉积PZT薄膜以形成铁电隧穿结,探究了工艺参数、电极材料对隧穿结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对形成隧穿效应的机理和隧穿结电荷输运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1、首先在STO衬底表面形成原子级台阶形貌,然后在(001)STO衬底上先后制备SrRuO3(SRO)和Pb(Ti52Zr48)O3(PZT)薄膜,研究工艺参数(主要是衬底温度和氧分压)对薄膜取向,铁电性能及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探究薄膜沉积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薄膜沉积过程中衬底温度、氧分压显著影响薄膜的取向结晶,铁电性能及表面形貌。SRO和PZT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700℃,20 Pa和600℃,20 Pa。2、在最佳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制备了不同厚度(~134.5 nm,86.5 nm,41 nm和8 nm)的PZT薄膜,探究了厚度对PZT薄膜铁电性的影响。并测试8 nm PZT薄膜的隧穿效应及极化电压对隧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ZT薄膜的剩余极化(2Pr)随厚度减少呈下降趋势。Au/Ti/(8 nm)PZT/SRO/STO隧穿结在±6 V极化电压作用下,具备最大值达到约126的隧穿电阻(TER)值。极化电压的值会影响势垒层的铁电性能,进而影响TER,过大的极化电压会破坏势垒层的铁电性能,TER值减小。TER值总体随极化电压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采用第三章PZT最优生长工艺(600℃,20 Pa)在NSTO衬底上制备8 nm PZT薄膜,以Au/Al作为NSTO的接触欧姆电极,以SRO和Au/Ti为上电极制备两种隧穿结,结合Au/Ti/PZT/SRO/STO隧穿结,研究电极材料对TER的影响及引起电流变化的原因,同时通过拟合极化后的电流,研究隧穿结电荷输运机制。结果表明:Au/Ti/PZT/NSTO隧穿结的最大TER达到约1120,SRO/PZT/NSTO隧穿结的最大达到约150。引起电流变化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上下电极屏蔽长度的差异,导致铁电势垒层势垒高度的变化。半导体衬底的加入能增加TER是因为半导体电子耗尽区的出现增加了势垒宽度。Au/Ti/PZT/SRO/STO和Au/Ti/PZT/NSTO的电荷输运机制为肖特基发射。
其他文献
目的 对城市居民常见癌症筛查项目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为开展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的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12月-2014年7
管道直饮水作为一种提供高品质饮用水的供水方式,因其经济便利在我国处于方兴未艾时期。但就管道直饮水技术发展情况来看,目前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管道直饮水制水系
电子废弃物有“城市矿山”之称,废旧电路板中金、铜等金属的品位是天然矿藏中的几十甚至几百倍。而废旧电路板中也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的成分,不适当的处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
目前,胜利油田开采已进入高含水期,每天油田外排水都在50000m3以上。油田采出水水质复杂多样多变,矿化度高,可生化性差,给水处理带来很大难度。随着《山东半岛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
TiH_2是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铝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好的发泡剂,其释气性能对泡沫铝的发泡过程具有很大的影响。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铝的核心关键技术是在高温下延缓TiH_2的分解释气速度。常用的延缓TiH_2释氢方法是对其进行包覆。对TiH_2包覆有很多方法,其中主要分为化学包覆和物理包覆;本实验采用化学镀镍的方法对TiH_2进行表面改性:分析了反应温度,水合肼质量浓度,硫酸镍质量浓度以及反应时间长度和pH
玻璃窑炉生产过程中热工制度的优劣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由于玻璃在生产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复杂性和高温环境的影响,对其研究方法有限,通常有生产现场实测法、物理模型法和数值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电子设备小型化带来的热效应问题使得提高薄膜材料热导率和降低薄膜与基底的界面热阻成为提高薄膜器件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设备的过热可能导致电子材料性能有严重退化甚至失效的风险。因此,对材料热学性能的表征对于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至关重要。随着微电子器件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发展针对微电子工业所应用的薄膜材料热物性的表征手段,从而获得更为精确和全面的薄膜材料热物性数据,成为了近年来材料热物性研究的关键